民生直通車|防沉迷 既要“堵”也要“疏”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19-03-15 09:08:51 編輯:張林 點擊:

代表建言加強網路遊戲管理,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看嘛,這就是許多小朋友的娛樂方式。”來自阿壩州茂縣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安蘭拿出手機,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個3歲多的小孩坐在地上玩手機遊戲。旁邊同齡的孩子,一個蹲著、一個跪著,都在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這樣的場景,王安蘭看到過很多次,“我很擔心孩子的成長。”

不止王安蘭一個人擔心。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名來自四川的全國人大代表不謀而合,提出了加強網路遊戲管理的建議。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吳憂

新現象與老問題

視頻中的小孩雖只有3歲多,但已經會自己解鎖手機、下載遊戲,甚至能夠輕鬆説出“吃雞”“走位”等“專業術語”。這讓王安蘭頗感驚訝。“父母在家的時候還好,白天出門上班把他交給爺爺奶奶的時候,恐怕就管不住了。”王安蘭在進一步調研中發現,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家庭中,這樣的現象更為普遍。

“對現在的娃娃來説太簡單了——把爺爺奶奶的手機拿到手,不論是打開應用市場還是社交軟體,進入一個遊戲只需要幾秒鐘。”王安蘭表示,快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和廣泛普及的智慧手機,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接觸網路遊戲的機會。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來自科工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高紅衛做了更細緻的抽樣調研:76.3%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接觸網路遊戲;88.5%的學生通過手機玩網路遊戲;同學或朋友已成為中小學生獲悉網路遊戲相關資訊的最重要渠道,佔比為83.8%。

在關注新現象的同時,代表們最為擔心的實際上是老問題——沉迷。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6月發佈的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在向大會提交的建議中,高紅衛表示,沉迷網路遊戲會對個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並損害家庭和人際關係,“還有對社會的危害:遊戲受眾群體呈現低齡化特徵。沉迷遊戲會影響青少年社會化進程,損害社會生産力。而充滿暴力、色情的遊戲還可能扭曲社會道德觀念。”

疏堵結合防沉迷

為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王安蘭曾建議把小孩與手機隔離開,不過這顯然不容易,“接觸不到父母的手機還有爺爺奶奶的手機,沒有爺爺奶奶的手機,還有小夥伴們的手機,説不定幾個小朋友一塊兒更起勁。”

“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我們需要堵住的不是全部網路遊戲,而是不適合孩子玩的、容易讓孩子沉迷其中的網路遊戲,堵住那些不健康、有不良內容的遊戲。”王安蘭建議,要嘗試疏堵結合,引導孩子玩益智類遊戲,讓網路遊戲發揮出積極的一面。“希望網路遊戲行業也能建立起一套根據年齡劃分等級的制度,根據不同受眾年齡有針對性地製作有吸引力、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網路遊戲,讓網際網路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幫助而不是危害。”

對於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全國人大代表、西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州表示支援。他進一步建言,國家應儘快立法管控網路遊戲。

“我國現在還沒有專門針對網路遊戲的法律,只有部門規章和政策文件,法律效力不足。”許州建議,要多層次立體化推動網路遊戲監管的法制化進程,進一步加強對網路遊戲産品生産、發佈、消費的政府監管,推動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要真正做到政府管控、劃分等級、實名認證、時間嚴控的原則,讓防沉迷的舉措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王安蘭還提出了一個更具針對性的疏導辦法,那就是父母的陪伴,“除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努力,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從自身做起,拿出時間,用陪伴去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讓孩子們更加珍視現實世界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