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有話説——
大量精力用在了迎接各種檢查上,多的時候一天好幾撥,常常分身無術,疲於應對
對於同樣的事項,不同單位牽頭的檢查甚至能得出相反的結論
曾被上級安排檢查一家業務性很強的部門,但自己並非這一領域專業人士,很難看到深層次的問題
2月11日,雅安市名山區委辦通報了今年1月領導幹部工作時間統籌情況:32位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處理日常事務、參會天數平均佔比56%,調研和外出學習天數佔比37%,有3位幹部在外招商引資天數佔比超10%。
“這個冬天,我們真正騰出了手抓發展,這都得益於去年10月以來,中央和省委精簡規範督查檢查的精神落地。”2月底,記者在名山區解放鄉採訪時,鄉黨委書記吳比剛剛和引進的旅遊公司簽訂完一個合作項目,為月亮湖鄉村旅遊項目培養人才。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督查檢查考核名目繁多,多頭重復,讓基層幹部把大量精力耗在了迎檢迎考上,不僅幹部累不起,還疏遠了幹群關係。狠剎督查檢查過多過濫之風,基層的情況到底怎樣,記者來到雅安市名山區進行了採訪。
本報記者鐘振宇
督查檢查過多過濫,有的基層幹部想辭職
不是在檢查就是在陪同檢查的路上——近年來,記者在採訪中常聽到一些基層幹部這樣自嘲。在名山區採訪時,不少基層幹部也痛陳督查檢查過多過濫的弊害。
和解放鄉相鄰的新店鎮,是川藏線上的一個大鎮,也是茶産業大鎮,相關制茶企業一度多達200多家,但大多屬於小散亂。
“我在新店工作10年,鎮裏不知多少次研究過要治理小散亂的茶業企業、作坊,但這個想法卻長期沒有實現。”鎮黨委書記張思敏回憶説,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量精力用在了迎接各種檢查上,多的時候一天好幾撥,常常分身無術,疲於應對。
解放鄉銀木村黨支部書記彭啟華還説,一些檢查是多頭、重復的,這種現象在脫貧攻堅中比較常見,比如不同的檢查組看的都是上級要求的“五個一”等有關事項。
一些幹部表示,只要自己工作經得起檢驗,單純的迎檢他們能夠應對,大家最擔心的是,很多檢查要求開座談會、準備彙報材料和各種檔案資料。“白天迎接檢查,晚上加班寫彙報材料,製作檔案資料,哪有更多時間謀劃村裏發展大事。”新店鎮陽坪村村支部書記劉天軍坦言。
“最痛苦的事,就是很多迎檢材料中,需要有村幹部的入戶工作照佐證。”劉天軍説,到村民家裏、地頭了解情況、解決問題,養成的習慣是要請旁人幫忙拍下自己在現場辦公的照片,“群眾很反感,當面質問我到底是來照相走形式的還是來幫忙解決問題的?”
劉天軍感到大量精力耗在做表面文章上,自己的工作沒有成就感,在村民面前沒有存在感,曾多次向鎮領導提出“不想幹了”。
名山區紀委一位幹部指出,個別牽頭單位為何樂於聽彙報、看資料,根本在於缺少發現問題的能力,只得從別人加工過的成績單中去找問題,找到的往往是表皮問題。
採訪中,有鄉鎮幹部表示,對於同樣的事項,不同單位牽頭的檢查甚至能得出相反的結論;還有幹部回憶説,曾被上級抽調到一個檢查組,安排其檢查一家業務性很強的部門,但自己並非這一領域專業人士,很難看到深層次的問題。
牽頭督查檢查較多的單位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名山區財政局副局長張正萍坦言,很多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是自上而下開展的,而且基層配套檢查的力度會更細,“我們也知道基層反感檢查,我們也不願多搞檢查,但以前大環境就是這樣,檢查工作不得不搞。”
檢查做減法,效果也能做加法
讓張思敏欣慰的是,2018年10月,中央印發了《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後,從上到下暫停了不少督查檢查考核項目,並開展清理。
“我們現在有更充足的時間去解決一些老大難問題了。”張思敏説,最近幾個月來,通過全鎮幹部一戶一戶地做工作,新店鎮制茶企業從228家壓縮到了144家,今年還將繼續朝規模化規範化清潔化方向發展。
騰出時間一心一意抓茶産業高品質發展後,新店鎮在雅安市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看基層的全市排位,從兩年前的58位,最近躍升至13位。劉天軍也決定安心留在村支書崗位上了。
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以來,按照省委部署,雅安市根據能撤銷的堅決撤銷、能合併的堅決合併的原則,對2018年全市各類督查檢查考核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在名山區,針對全區紀檢監察系統的《進一步規範監督檢查工作的十三條措施》印發,區紀委將過去分散開展的“微腐敗”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名貴特産整治等8個方面的督查檢查進行整合,大幅度減少了督查檢查考核數量。
“在工作方法上,改變了過去‘大水漫灌’式的督查檢查方式,更加注重精準出擊。”名山區紀委相關負責人説,在最近一次督查檢查前,區紀委收集縣委組織部、巡察辦、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意見和線索,只對全區11個單位進行了督查檢查,而以往的對象有近百個。
也就是在最近一次季度督查檢查前,名山區審計局工作人員指出了一些隱蔽性較強的問題,比如表彰獎勵未按區裏規定系數計算,可能導致違規多發獎金,等等。“審計局建議被採納後,果然在個別單位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區紀委相關負責人坦言。
督查檢查少了,工作卻更深入了。名山區紀檢監察系統《進一步規範監督檢查工作的十三條措施》實施以來,區紀委共開展了兩次檢查,發現問題線索254個,比措施出臺之前兩次檢查發現的問題數量增加33%,線索涉及的人員也同比增加。
及時評
關鍵在“少而精”“深而實”
鐘振宇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改革發展的任務繁重。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發揮督查檢查考核“指揮棒”作用,督促各地各部門按照時間表、路線圖一項一項抓落實,推動各項事業向前推進。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不少地方和領域,督查檢查考核走偏了、走過了——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復、重留痕輕實績,讓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成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高發地帶,基層不堪重負。
量變與質變區別的最大標誌在於事物的變化超出了度。如何破解當前督查檢查考核中的“過猶不及”現象?關鍵在於堅持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做到安排部署“少而精”,工作實施“深而實”。
“少而精”,須從源頭抓起,完善計劃管理和審批報備制度,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在檢查對象的安排上,要多到推動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的關鍵地區去,多到容易發生問題的部門去,確保督在關鍵、查在要害。
“深而實”,須堅持明察與暗訪相結合,每到一地,少看門面少聽彙報,多看工作質效多聽群眾意見。對發現的問題,儘量以實地“回頭看”代替整改報告,避免整改落實寫在紙上、流於形式。
當前,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各級各地開展了督查檢查考核清理工作。我們相信,精簡過後所留下的,一定是推動改革發展所必須保留的項目。只要我們堅決做到“少而精”“深而實”,講求方式方法,就一定會讓督查檢查過多過濫之風有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