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四川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在成都召開。會上,8位代表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各自領域的發展成就,展現了巴蜀大地40年來的滄桑巨變。本報特摘登大會交流發言,以饗讀者。
在四川民企中帶好頭 力爭成為世界級農牧與食品企業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新希望集團與改革開放同行37年,一直堅持以農業食品為主業,腳踏實地耕耘,逐步成長為産業的龍頭企業。
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跑”征程中,我們將傾盡全力:繼續聚焦消費與産業升級,連接國內外市場,生産更多優質安全的食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層次需求;繼續開拓大數據風控技術,為更多中小金融機構賦能,為小微企業和創業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務;繼續在全國倡導和推進“現代農業、生態修復、精準扶貧”三結合模式,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助力扶貧攻堅;繼續助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5年內培養10萬個鄉村技術員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選拔500名鄉村創業合夥人。
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是改革開放進程的縮影,殊為不易。新希望集團在過去30多年邁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及家鄉人民的大力支援。
在四川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作為四川培育起來的民營企業,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四川民企中帶好頭,旗幟鮮明加快在家鄉的發展。我們將深化在川産業佈局,未來3年將在川新增投資300億元,實施系列産業發展計劃與項目建設,向著現代化、國際化的大型企業集團不斷邁進。同時,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團結凝聚省內外川商加大在川投資力度,加快構建“5+1”現代産業體系,奮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我們將“志不改、道不變”,將創新創業進行到底,繼續立足實業、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力爭成為世界級的農牧與食品企業,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國家鄉村振興和中國農業的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堅持改革創新 國企就一定能搞好
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倪潤峰
我奮鬥在四川、成長在長虹,僅是四川改革開放40年來若干先進典型中的一員。我個人的榮譽,是改革開放這個好時代賦予的,是四川這個好地方成就的。
在從一個西部軍工廠發展成為千億級跨國企業的進程中,軍轉民和股改上市的雙重轉型,對長虹集團的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上個世紀70年代,在國家“保軍轉民”號召下,長虹憑藉電子軍工技術積累,抓住電視産品作為産業轉型的突破口,從籌集資金、修建廠房、引進設備、測試生産,歷時一年半,達到了設計要求,生産出合格的18吋彩色電視機,完成了從單一軍品到軍民融合的企業轉型,從此長虹躍上了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新征程。在軍轉民道路上,前無古人,長虹發展的每一步都在探索:選擇彩電,長虹才有新天地;創新市場經營模式,長虹發展才能上臺階;堅持自主創新,長虹才能做強做大。這種探索為中國彩電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省市大力支援下,國營長虹機器廠創造性地實施“靚女先嫁”策略,將生産民品部分的資産劃出,獨家發起成立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規範股權結構、健全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1994年3月,“四川長虹”股票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交易,成為滬市第一藍籌股,“深市看發展、滬市看長虹”,引領中國股市。改制上市為企業籌集了充足資金用於産業升級、技術改造、品牌推廣,一舉使長虹駛入發展“快車道”,從西南一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長虹的實踐表明,改革開放是腳踏實地幹出來的!只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轉型發展,國企就一定能夠搞好!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新起點上再出發,四川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長虹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以利國惠民之心 研發中國人自己的創新藥
成都康弘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柯尊洪
企業發展20多年來,康弘藥業能夠從一家幾十人的小公司發展成在眼科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是改革開放政策給了我們正確的指引和方向。民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中誕生、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在改革開放中成長壯大的社會經濟體,是改革開放最直接的受益者。我們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擁護和支援,決不會動搖。
康弘藥業堅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為立業之基、生存之本、發展之路,上市的10多個品種都擁有核心專利或自主智慧財産權。歷經10年,持續投入近10億元,研製出的國家1.1類生物新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唯一由美國之外的國家研發的抗VEGF産品,是我國第一個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通用名的生物I類專利新藥。前不久,康柏西普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是醫藥領域唯一榮獲該獎項的項目,也實現了川企在該獎項零的突破。
康弘藥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研發的基點放在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上。我們研發上市的眼科、中樞神經系統等藥品,為群眾提供了新的治療藥物。康柏西普的上市,打破了外國藥企的壟斷,為患者提供了價格更低、療效更好的治療方案。
目前,康弘藥業正在推進雙“C”戰略,第一個“C”是Conbercept(康柏西普)走出去,作為我國第一個直接在美國開展III期臨床的創新藥,康柏西普正在近50個國家開展臨床研究,不久將進入全球市場;第二個“C”是CLASS(最新一代青光眼手術治療設備)引進來,康弘藥業已控股以色列IOPtima公司,為國際市場提供最新一代青光眼手術器械。
我深切感到,民營企業正成長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春天裏。康弘藥業將始終懷著利國惠民的初心,以研發中國人自己的創新藥為目標,持續專注創新,為改革開放事業作出應有貢獻。
在改革開放中成長 踏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征程
民進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學副校長許唯臨
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緊密相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只有1700萬千瓦,老師們的科研項目很少,2017年底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容量達到3.4億千瓦,四川大學僅在水利水電領域的年科研經費就已連續多年保持在1億元左右。
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一系列重要改革。1994年到2000年,兩次合校造就了現在的四川大學。從那時起,四川大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國際交流的水準均大幅提升。
現在,新時代的四川大學已經踏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去年,學校制定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實施方案,這是40年前無法想像的。一年來,學校的各項辦學指標顯著提高,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信心不斷增強。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歷程,我們有充足的底氣堅信,我們的世界一流大學夢一定會實現。
我們將秉持改革開放的初心繼續忘我努力、不懈奮鬥,見證中國建成世界教育強國。展望未來,我們將緊緊抓住人才培養這根主線,為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的接班人。
我們將按照中央、省委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大力提升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能力,不斷提高國際交流水準,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並努力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與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大力構建科技創新平臺,進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激勵機制,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治蜀興川的偉大事業中。
為改革開放點讚 為人民健康加油
汶川縣醫療集團院長王松柏
我是來自阿壩州汶川縣的一名少數民族衛生工作者,親身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的顯著變化。
40年來,醫療衛生基礎條件顯著改善。汶川縣人民醫院建院時僅29張病床、28名職工、4個科室。現在已有床位近300張、職工400多人,並成功建成三級乙等醫院。現在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
40年來,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民族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以前當地群眾“小痛拖、大病扛”現象比較普遍。如今,我們和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南充市中心醫院等建立了對口幫扶合作關係,通過建立遠端診斷中心、專科聯盟、專家坐診、“一對一師帶徒”等形式,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醫院年診療量近20萬人次。
40年來,醫療衛生服務模式不斷優化。近年來,汶川縣率先啟動“全民健康示範縣”創建工作,開展全民健康免費體檢,探索建立“5321”主動醫療服務體系,組建健康管理師、全科醫師、專科醫師三位一體服務團隊,借助醫患決策和智慧隨訪兩套系統,為患者提供從預防、治療、康復、護理、慢病管理到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服務。
40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如今,汶川縣基本醫保覆蓋全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讓群眾有了多重健康保障;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患者住院均次費用逐年降低;貧困患者住院支付費用不超過總費用的5%,全縣貧困發生率從6.8%下降到0.65%。
作為一名基層衛生工作者,我一定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為推動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衛生事業再上新臺階、實現四川藏區同步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傳承改革基因 勇闖改革開放新路
中共廣漢市委書記張俊懿
廣漢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之一。40年來,廣漢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促發展,“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已融入廣漢人民的血脈,改革基因已成為代際傳承的強大力量。今年12月19日,全省第一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證書在廣漢向陽鎮頒發,標誌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縱觀廣漢的每一項改革探索、試點示範,都是聚焦發展、敢闖敢幹的結果。從西高包産到組到金魚定産定工,從推行“定包獎”放權讓利,再到在全省率先實施商業體制改革、農副産品價格改革、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始終堅持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和“為民謀幸福”的初心。從個體戶到小作坊,從集體企業到上市公司,經過40年的市場洗禮,廣漢逐步形成以油氣裝備製造、醫藥、食品為主導,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為支撐的“3+3”産業體系。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 14%,2017 年突破 400 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總産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分別是 1978 年的 68倍、158倍、768倍;從2013年起,連續4年榮獲全省縣域經濟平原地區先進縣第一名。
我們將堅持重點突破、全面發力,把“敢為人先”的精神作為轉型發展的最大動力、改革創新的最大活力、改善民生的最大推力,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闖改革開放新路,傾力建設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區,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貢獻。
優化營商環境 以深層次改革推動高水準開放
省商務廳廳長劉欣
續寫新時代四川對外開放的新篇章,我們將從四個方面著力——
深入對接開放“大通道”。積極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著力暢通南向東向貿易通道。實施深化南向開放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通道沿線通關便利化水準,發展“空中+陸上+水上”多式聯運,著力提升陸海聯運水準。
促進開放經濟“大升級”。著力推動貿易強省建設,抓好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積極培育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設立海外貿易服務及展示平臺,推動更大規模的“川貨出川”。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推進四川海外文化市場拓展行動,做大旅遊、文化、中醫藥等服務貿易規模。打造“國際産能合作示範省”,積極參與“絲路明珠”示範工程創建,聚焦重點國別和優勢企業産業,推動四川製造、産品、技術、標準、品牌鏈條式“走出去”,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建設。
加快建設開放“大平臺”。高品質建設四川自由貿易區,探索更多可在全國複製推廣的經驗成果,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把國家級經開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國別園區、對外開放口岸作為開放合作突破口,大力推進中德、中法等國別園區發展,積極打造“歐洲中心”。
全力營造開放“大環境”。開放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營商環境的競爭。四川與沿海先進地區相比,最大的差距在開放意識,最大的短板在營商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制定對外開放合作激勵辦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在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保護中小投資者、納稅等方面加大攻堅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引領作用,強化與國際高水準自貿區的規則對接,著力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以深層次改革推動高水準開放。
做強“主幹”支撐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
40年來,成都在改革開放的奔涌浪潮中堅持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經濟發展實現飛躍,今年成都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將超過1.5萬億元,地區生産總值和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較1978年分別增長近400倍和200倍。各項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創新改革等率先破題,多項“成都經驗”在全國被推廣應用。
成都門戶樞紐功能也顯著提升,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285家,與228個國家(地區)建立經貿關係,預計今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20億美元,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4700億元。成都已從內陸腹地躍升為開放前沿,正加快實現從區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明確提出支援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為治蓉興蓉提出了總體要求、指明瞭方向路徑、描繪了美好藍圖,是新時代成都發展的總綱領總遵循。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首次把成都定位為全省“主幹”,突出了做大做強做優成都的關鍵作用,為成都實現高品質發展和服務全川協同發展開創了歷史機遇,明確了發展方位。
未來,成都將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滿懷豪情投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堅持走産業結構優、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品質效益好、發展可持續之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大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做出新業績、貢獻新力量。
本報記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