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四川教育一線默默付出的老師們:學有所教 人人出彩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18-09-10 09:01:03 編輯:劉映紅 點擊:
  日前,四川省教育廳公佈了280名“四川省優秀教師”、70名“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以及147個“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名單。9月10日,是第34個教師節,讓我們去看看那些在教育一線默默付出的老師們。
 
  她
 
  走教一走就十年
 
  坐標
 
  簡陽市靈仙鄉九年義務教育學校
 
  9月4日,開學後的第二天,陳魯毅一大早就來到沱江岸邊,等待渡船,準備去河東村小上課。靈仙鄉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坐落在沱江畔,由初中部、中心小學和河東村小三個校點組成,其中,河東村小位於沱江東岸,只能通過渡船往來,教學條件較差。2008年,為了讓村小的孩子也能接受高品質的英語教學,學校推薦、鼓勵教師到村小走教。聽到消息後,作為初中部英語老師的陳魯毅主動申請到村小走教。
 
  “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十年。”她回憶,每當遇到大霧、暴雨等惡劣天氣時,沱江就會封渡,這時只能乘車繞道幾十公里才可抵達河東村小。
 
  河東村小教學條件簡陋,唯一能提供的輔助工具就是錄音機,所以她時常自己在網上下載英語兒歌、手畫教學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英語的魅力。在陳魯毅和其他走教老師的努力下,河東村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英語成績直線上升。
 
  今年教師節前夕,陳魯毅為自己購買了一雙新雨靴,踏上第十年的走教路。她説,每逢下雨,去河東村小的路總是泥濘不堪,舊雨靴已經穿爛了。新學期,河東村小也煥然一新,孩子們有了新桌椅,笑得也格外開心。
 
  她
 
  教學創新的“潮”人
 
  坐標
 
  松潘縣中學文科班
 
  9月7日晚,48歲的王樹芳結束白天的代課後,回到辦公室為直播班做準備。
 
  2013年,松潘縣中學文科班的“成都七中網校直播班”正式開課,王樹芳承擔了第一屆直播班高一到高三的課程。這學期一開學,就又接到跟直播班的教學任務。
 
  直播班全程與成都七中的課堂同步。如何讓學生跟上螢幕裏課堂的節奏,是王樹芳面臨的難題。“每次發來的課堂資料,我都提前閱讀,了解七中老師的上課思路。”昏黃的燈光下,王樹芳戴著眼鏡,認真地勾出一個個重點、難點,並進行批註。
 
  王樹芳教齡已有27年,但她卻一直是學校最“潮”的人,在教學上不斷創新。“我就愛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王樹芳所帶班級的政治成績一向居全校、全縣第一名,這樣的好成績和她善於發現、敢於創新的精神分不開。“孩子們對歷史事件、社會時政理解比較困難。”針對這一現象,王樹芳四處蒐集許多歷史趣聞、時政人物精彩活動等素材,以小故事、幻燈片等形式穿插到教學中,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這次嘗試大獲好評,隨後在全縣教師中進行推廣。
 
  王樹芳告訴記者,一開學,她忙著總結教學經驗,把梳理好的教學方案分享給其他授課老師,“新學期,我們要把直播班帶得更好!”
 
  他
 
  授人以漁最重要
 
  坐標
 
  四川大學化工學院
 
  今年62歲的宋航是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制藥專業教授,30年來,他培養出的博士生、碩士生上百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直是宋航的育人理念。
 
  “知識是學不完的,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是宋航對待教學的態度。
 
  宋航所教的專業涉及藥品製造,以及如何在生産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發揮藥效。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們總是很活躍,常常針對某個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如果有學生抱著“臨陣抱佛腳”的態度想通過期末考試,在宋航這裡是行不通的。因為期末考試的試題都是“開放式”的,沒有標準答案,如果平時沒有認真思考,拿著教材也翻不到答案。
 
  “對待學生的要求一定要高,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如果老師稍微放鬆一點,學生就會放飛自我。”宋航説,他看重的是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努力程度。
 
  前些年,宋航的學生大都住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化工學院的實驗室卻在江安校區。為了方便學生做實驗,他把望江校區自己一套剛裝修好的房子拿給學生做宿舍。很多學生打趣:“住在宋老師的‘豪宅’裏,我們做實驗更帶勁!”
 
  她
 
  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坐標
 
  遂寧市船山區特殊教育學校
 
  教師節前夕,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專程趕往遂寧市船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去看望晏于清老師。“這是我收到的最珍貴的節日禮物!”晏于清説,她一直擔任聾兒班班主任,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快樂學習成長”是她追求的目標。
 
  2017年6月,晏于清班裏的4名聾兒收到樂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錄取通知書,實現遂寧市特殊教育高考本科上線零的突破。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晏于清抱著孩子們嚎啕大哭。這背後,是晏于清和她的團隊夜以繼日的付出。
 
  聾兒由於聽力缺陷,很難表達情感,也很難理解其他人的意思。晏于清鼓勵他們多看書,但這些孩子理解能力較弱,閱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晏于清不厭其煩給他們講解,通過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意思。她還鼓勵學生給家長寫信,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2005年,晏于清出色地完成全國殘運會成都賽區開幕式的手語翻譯;2009年完成殘疾人文藝調演舞蹈《奕》手語指揮,2016年取得國家四級手語翻譯員資格。而她的學生,也先後在全國殘運會等多項重大活動中擔任舞蹈演員。
 
  這個學期,晏于清的班上已有13名學生,有腦癱兒、自閉症兒童以及聾啞兒童。他們的年齡跨度從6歲到11歲不等。“這些娃娃太不容易了,我只想用我微薄的能力,幫助他們盡可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鄧翔灃 記者 李寰 江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