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與會代表在崇州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産業園參觀。 楊樹攝(視覺四川)
蒲江縣明月村的特色染織吸引了與會代表。本報記者郝飛攝
與會代表在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參觀。 本報記者郝飛攝
鄉村振興,如何發展好現代農業?7個參觀點位讓與會代表靈感迸發———
“沒有園區,産業難興。”9月3日,全省鄉村振興大會的與會代表們注意到,7個參觀點位,個個都有自己的産業園。特別是部分現代農業園實現了“園區化”建設與運作。換言之,“園區”不僅有其名,而且有其實。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現代農業園則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載體和平臺,“園區”成為參觀點位中被與會代表們頻繁提及的熱詞。在點位參觀中,代表們到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産業園區,又受到了哪些啟發?
□本報記者王成棟張明海
看別人的亮點
打破行政區劃 園區按市場化模式運作
給代表們帶來衝擊的,首先是園區打破常規,突破行政區劃的藩籬。
“用打造工業園區的方式建設農業産業園區,這個思路很新穎,也很超前。”參觀崇州市現代農業功能區時,甘孜州政協副主席、甘孜縣委書記雷建平注意到,今年2月才組建的園區管委會,正在籌劃將園區內11個鄉鎮整合成4個街道,同時並村建社區。在此基礎上,構建“管委會+街道+社區”組織架構,逐步向“管委會+社區”過渡。整合後,管委會將統一負責園區的産業打造、城鄉空間規劃,街道則負責園區內的其他公共事務。
規劃面積129平方公里的中國天府農博園,橫跨新津縣和崇州市的8個鄉鎮。如果沒有統一的市場化運作,光是建立起協調機制就要大費周章。
其次,是園區市場化的運作模式。
“政府該管的要做好,不該管的絕對不做。”有代表注意到,無論是崇州市現代農業功能區,還是中國天府農博園和蒲江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等園區,都不只是學著工業園區的樣子打造,還學著工業園區的模式運作。多是採取“管委會+農村投資公司+共營制”或“管委會+企業(合作社)+共贏制”運營模式,“等於是建立了統一規劃編制、管理和監督機制。”例如,以糧油産業、文旅體融合為主打的崇州市現代農業功能區,新組建的農村投資公司將負責區內269.8平方公里土地的所有要素整合,以及産業管理和運營。而蒲江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則在聯想佳沃等巨頭入駐後,實現了種植、管理、采收、初加工、冷鏈運輸、銷售等全産業鏈的市場化。
“有些企業甚至是帶著模式入駐園區的。所以産業怎麼打造、園區怎麼管理、怎麼運作,目標和方向都很明確。”阿壩州副州長蔡清禮也注意到,所有的園區,都涉及産業重構,如果沒有市場化運營平臺,很難實現這一點。
謀自己的未來
學習各點位經驗 取長補短謀篇佈局
“不虛此行,我們會把看到的、學到的好做法、好經驗帶回去。”樂山市市中區區委書記陳有波坦言,各點位借助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打造城郊農業、培育農旅體、農旅融合新業態的做法,讓他印象深刻。“我們市中區在這方面大有可為。”陳有波説,各點位的做法和經驗表明,城郊農業不只是“種菜、種水果”這麼簡單。
敘永縣縣長唐傑則表示,崇州市道明竹藝村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産業園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敘永有134萬畝竹林,不缺資源也不缺特色。只要路子對、精心打造,我們也能做出大産業。”
不少代表現場就開始對照點位經驗,對自身産業園區打造進行謀篇佈局。
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築牢基層堡壘和崇州市現代農業功能區打破行政區劃重構産業的做法,讓南充市西充縣委書記孫駿深受啟發。“這次參觀就是一場頭腦風暴。”孫駿介紹,西充將依據本地特色打造6個萬畝以上的主打産業園,涉及10余個鄉鎮。這也將是西充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之一。此前的摸底發現,規劃區內,部分基層黨組織不強、帶動能力差。“下一步我們將借鑒戰旗村和崇州的做法,對基層組織進行整合,實現‘強帶弱’‘大帶小’‘富幫窮’。”孫駿認為,現代農業園就是今後農業産業發展的“火車頭”,“絕對不能松。”
打造農業産業園區,省級層面又將如何落子?
省委農工委常務副主任、省農業廳廳長楊秀彬則透露,我省已編制完成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進方案,將提交全省鄉村振興大會討論,預計近期即可印發。方案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構建我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體系和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園區體系,實現園區主導産業産值佔比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