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衝 張舒
3月14日,巴中市通江縣董溪鄉尖場壩村村民劉光福吃過午飯,就推著高壓清洗機打掃豬圈。豬圈是去年新蓋的,兩間水泥磚房裏養著40多頭肥豬、20頭母豬。
離豬圈不到30米,是劉光福的老房子。作為村裏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劉光福一家年內將搬到聚居點,開始新生活。
新生活的背後,是一項激勵政策帶來的改變。
獲獎補,養豬甩“窮帽”
劉光福現在一門心思撲在養豬上。“給豬喂玉米、麥麩、豬草等,早晚各一次。”他説,有時還把豬趕到後山上去放,這樣的跑山豬肉質好,能賣上好價錢。去年僅賣豬一項,劉光福就掙了1萬多元。
而在兩年前,這是做夢都不敢想的。由於妻子有病,兩個女兒又在讀書,2014年,劉光福一家成了村裏的貧困戶,全家人擠在上世紀70年代修的土坯房裏。
改變發生在2016年。當年6月,村第一書記宋旭明到府向他介紹增量獎補法。這是一項針對貧困戶産業發展的獎勵政策,首先根據貧困程度確定每戶獎補資金總額,然後將資金總額的80%用於獎勵新增産業項目,其餘20%的資金獎勵發展成效。
一開始,劉光福擔心賠本,對發展産業沒啥信心。“宋書記鼓勵了我。”劉光福回憶道,宋旭明幫他算了一筆賬,讓他有了試一試的想法。
2016年7月,劉光福買來十幾頭豬崽,村裏一共補貼了4500元。有政策“撐腰”,有獎勵刺激,當年底,他的養豬規模達到40多頭,一家人順利脫貧。
增量獎補法同樣適用於種植業。尖場壩村對於貧困戶種植食用菌每袋補貼3元,種植中藥材每畝補貼1000元,種植核桃每畝補貼500元。“增量獎補法有一個原則是‘自主定業’,充分尊重貧困群眾意願,不搞強制性要求。”宋旭明説。
幹勁足,再養10年豬
“4500元獎補資金,對我幫助很大。”劉光福説,這筆錢緩解了資金壓力,更主要的是增強了自己的信心,“發展産業更有積極性。”
常年患病的妻子朱國香也重拾生活熱情。夫妻倆在這個春天忙得不可開交,種了油菜、馬鈴薯、蘿蔔等。此外,夫妻倆還養起400多尾草魚、白鰱等,侍弄著幾箱蜜蜂。
“以前怕自己沒本事,掙不到錢,現在就怕錢不夠掙!”劉光福説,年內搬遷後,山上的豬圈還要繼續保留。他盤算著再申請10萬元貸款,在山上建辦公室、蓋倉庫存放飼料,方便養豬。
已經脫貧的劉光富計劃再養10年豬,目標是養到500頭。不僅自己養,他還要成立合作社,“現在不管有沒有獎勵,我都幹勁十足!事實證明,只要努力,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去年全縣發放增量獎補資金1600萬元,幫助9800名貧困群眾脫貧; 今年計劃增至4200萬元,助力2.8萬人脫貧。”通江縣扶貧移民局副局長楊淩説,增量獎補法從制度設計上倒逼發展、突出增量、注重成效,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因戶施策、精準滴灌、增量增收、助推脫貧的目的。
觀察·論“質”
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增量獎補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鼓勵農民選擇熟悉、風險小、穩定性強的産業來脫貧,變給予為激勵,與當地的産業發展相適應,非常有效。
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方面,鼓勵發展産業是有效且持久的方式。就目前我省的産業扶貧措施來看,還有兩個方面有待完善。第一,要探索農村合作金融。建立起信用貸款機制,鼓勵貧困群眾通過借貸等方式發展生産,培養信用意識,增強市場意識。第二,要提高貧困群眾互助合作程度。要想實現持續穩定脫貧,需要將貧困群眾組織起來,通過合作産生規模效應,共同抵禦市場風險,穩定增收致富。
行動·談“謀”
省扶貧移民局副局長鐘志榮: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可有效提高脫貧品質,這需要創新激勵引導機制,增量獎補法就是一個有效的探索。
為破解精神貧困難題,我們將深入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推廣“勞動收入獎勵計劃”“歇幫機制”“村民積分制管理”等精神扶貧模式;深化“四好村”創建,發揮好“農民夜校”作用,加強實用技術“田間培訓”、就業技能“車間培訓”。
同時採取生産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擴大貧困群眾參與度,鮮明多幹多支援導向,大力選樹脫貧先進典型,引導貧困群眾不僅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要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
原標題:以前怕掙不到錢,現在怕錢不夠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