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作為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的四川,5年間貧困人口數量從750萬減少到了171萬,這得益於當地下“繡花功夫”,堅持精準扶貧的努力實踐。
這兩天,甘孜州道孚縣鮮水鎮魯都村的牦牛養殖合作社進行了今年第一次分紅。
以前的魯都村,村民分散居住在海拔3800米的大山上,高寒環境給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很多不便。2017年7月,政府籌建的易地扶貧新房建成,村民們搬到離縣城不足2公里的新居。借助地緣優勢,村裏還成立了合作社,指導農戶分散養殖52頭牦牛,生産酥油、酸奶、鮮奶等製品進城銷售,所得收益全部分配給村民。
易地搬遷,産業扶貧,靠的是政府好政策。過去5年,四川省通過精準識別,因人因戶施策,使全省587萬人成功脫貧,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達10%以上,而全省貧困發生率則從11.5%降到2.7%。四川樂山井研縣還通過建設脫貧幸福村,由政府購買服務,為失能、半失能貧困群眾提供集中幫扶,解決子女的後顧之憂。
打贏脫貧攻堅戰,更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在精準實施國家扶貧普惠政策的同時,四川省還創新舉措,瞄準普惠政策覆蓋不到的盲點,創立了産業扶持、教育救助、衛生救助、小額信貸分險四項扶貧基金,讓脫貧群眾再添保障。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四項扶貧基金”累計規模達108億元,共惠及175萬戶貧困群眾。普惠政策織大網,四項基金補盲點,四川省用“繡花功夫”精準脫貧,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就在上個月,四川省還啟動了精準脫貧“千日攻堅”行動,劍指脫貧攻堅剩下171萬貧困人口,68個貧困縣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