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祖明遠 史曉露
12月15日17時,站在九寨溝風景區樹正寨路口,53歲的楊俊榮披著軍大衣、裹著圍巾,大聲招呼工友“收工了”。
在冬季空曠的景區道路上,這一聲傳出好遠、傳了好久。3位工人扛著十字鎬、鋼釬沿路而回,走向樹正寨旁邊新建的移動工棚。
樹正寨到老虎海有400多米路,過去不遠是諾日朗瀑布,正式進入景區核心區。震後搖松的石頭樹木對通行造成威脅,老楊和10多位工友就是來處理邊坡排危的。“這段路大概有十幾處隱患點,白天排危時,路兩端就暫時封閉,以確保通行安全。”項目負責人趙經理説。
清理工作冬季不停
每天8時,老楊他們就上山了,用十字鎬將震後搖松或倒掉的樹木石頭清理出來。因為九寨溝縣植被覆蓋率較高,要清理的林木數量遠超石頭。
據統計,地震後受損的林地面積達3萬畝,遍佈在九寨溝縣17個鄉鎮。清理震損林木,是九寨溝生態恢復的當務之急,清理後才能在原地著手生態恢復。
九寨溝多山,許多震損林木位置偏遠陡峭,難以啟用工程機械,只能採取人工的方式清理。而震損點位分散,更大程度增加了工作量。為此,九寨溝縣計劃投資1800萬元,計劃2018年徹底解決震損林木清理工作。基於這些原因,即使冬季氣溫較低,仍有多支工作隊不停工。像老楊他們,要一直工作到春節期間。
記者了解到,清理工作結束後,生態恢復工作將啟動。在自然保護區外,將採取人工造林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的方式,填補“空白”。在九寨溝縣城到景區的路上,沿途部分地區可以看到樹木是深綠色和淺綠色夾雜。當地居民介紹,顏色較淺的是近年來補種的樹木。
讓大熊貓走近公眾
在距離老楊他們80公里外的勿角鄉,幾天前,隨著工作站建立,勿角大熊貓研究院建設正式提上日程。
九寨溝縣境內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極為優越。生態恢復,也要思索如何更好地把綠水青山的生態效益發揮出來。
四川勿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裏棲息著20多只野生大熊貓。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野生族群,兩條“道路”正在同步施工。一條是黃土梁大熊貓走廊。對野生動物來説,廊道就好比橋梁,有助於岷山南北的大熊貓族群交流繁衍。據介紹,未來這裡將栽種上萬畝箭竹,方便大熊貓遷徙。
另一條是九綿高速黃土梁隧道。今後車輛不再走盤山路,將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干擾。九綿高速開通後,勿角將成為到九寨溝風景區的必經節點。去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九寨溝縣政府簽署協議,將在勿角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大熊貓公眾展示、野外馴化及科普教育等項目,不少於4隻大熊貓將在園區常住。
目前,勿角的生態建設和基礎配套建設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