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未來金融數字化將成為主流 “銀行”或將消失

來源:華西都市報 時間:2017-11-26 09:20:49 編輯:張茂佳 點擊:

  論壇解讀
 
  金融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如何支援軍民融合這一國家戰略?在11月25日舉行的2017天府金融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金融將是軍民融合最好黏合劑。作為擁有巨大市場前景的軍民融合領域,一些嘉賓看好其中可以誕生BAT式的巨頭。
 
  未來金融將如何發展同樣引人遐想,現場英國未來學家、金融科技國際風險投資家本傑明·J·巴特勒認為,未來金融數字化將成為主流,“銀行”一詞或許將消失。
 
  精彩觀點
 
  加快步伐
 
  我們民營高科技企業有8萬多家,上億元的軍民高科技企業有1500家以上,但真正拿到軍民融合證的不到1%。怎麼加快軍民融合的步伐,使得我們在國防建設當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課題。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
 
  “銀行”消失
 
  到2035年,“銀行”這個詞最終會消失,將以其他形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大型巨頭企業會涉及“銀行”,但更多的是與技術相關。信用卡將會消失,我們的生活將幾乎全部數字化,黃金會作為價值的實體儲備保留。
 
  ——英國未來學家、金融科技國際風險投資家本傑明·J·巴特勒
 
  全國推廣
 
  四川把金融創新服務作為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全國首家軍民融合科技支行、全國首家軍民融合保險支公司等,作為第一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成果在全國推廣,多元化的軍民融合金融創新服務體系正在初步形成。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何青
 
  預/測
 
  軍民融合領域或誕生新的BAT
 
  對於金融對於軍民融合的作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將其比喻為“潤滑劑”。“軍用領域和民用領域本來是割裂開的,但金融可以作為黏合劑,能讓它有效結合,事實上這可以解決雙方對於資金的需求。”
 
  陜西煉石有色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政對金融的作用感受頗深,“我們最近做的海外收購就涉及金融,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援。我們收購了一家英國的飛機發動機零配件公司,對方涉及軍品。金融機構給我們3.26億英鎊的收購提供了過橋貸款,取得這家公司的控股權之後,我們再用金融手段償還貸款。”
 
  張政説,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存量航空市場,是未來15年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場,但民用飛機市場還沒有完全飛起來,“如果這個市場裏有中國民營企業能做出來,我覺得下一個BAT應該産生在這個領域。”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認為,需要加大對軍民融合的金融支援力度。他提道,美國軍民融合每年可以為國防的收購、國防購買節省300億美元,約佔其國防軍購支出的20%。“我們民營高科技企業有8萬多家,上億元的軍民高科技企業有1500家以上,但真正拿到軍民融合證的不到1%。怎麼加快軍民融合的步伐,使得我們在國防建設當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課題。”
 
  趨/勢
 
  數字化成為主流“銀行”或消失
 
  未來的金融業會是什麼樣子?未來的金融科技又有哪些新的變化?下午的論壇上,英國未來學家、金融科技國際風險投資家本傑明·J·巴特勒給出了很多前瞻性的預測。
 
  他説,我們現在正處於金融革命時期,金融科技創新不斷,並帶來巨大變化。在2007年,全球最大的企業通用、艾森特、美孚等,有很多是能源和金融公司,但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最大的公司以市值來看的話是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阿里巴巴,這些都是技術型的企業。
 
  他提出,金融科技帶來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數據貨幣化,移動支付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數據變得至關重要。“之前銀行的重心是出售産品,他們從這個方面會獲得很大的收入,而現在數據管理成為銀行盈利的一個重大手段,並且這在金融科技公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驗。”
 
  回顧銀行業發展的歷史,從最早銀行的出現到自動取款機,再到網上銀行,現在銀行服務更注重體驗而非實體,未來銀行業也會出現變革性發展。
 
  本傑明·J·巴特勒認為,到2035年,“銀行”這個詞最終會消失,將以其他形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大型巨頭企業會涉及“銀行”,但更多的是與技術相關。信用卡將會消失,我們的生活將幾乎全部數字化,黃金則會作為價值的實體儲備保留下來。
 
  “良好的態勢隱含著糟糕局面,而糟糕的局面也暗含著良好的情況。”在他看來,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革時代,未來肯定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同樣充滿了機遇,應該保持樂觀。
 
  前/景
 
  借助軍工領域技術優勢可帶動新興産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何青在發佈天府金融指數的分項指數時説,成都在科技金融指數中雖然排名第五,但在軍民融合領域排名靠前。如今,四川把金融創新服務作為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全國首家軍民融合科技支行、全國首家軍民融合保險支公司、全國首只政府出資引導設立的百億規模軍民融合産業基金,開闢了天府股權交易中心軍民融合特色板塊,創建了以核心企業帶動為特點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新模式,作為第一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成果在全國推廣,多元化的軍民融合金融創新服務體系正在初步形成。
 
  截至2017年10月底,四川從事國防科研、生産、維修和服務的單位已超過550家,預計2017年軍民融合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航空、航太、核技術、電子資訊4大類高技術産業的經濟規模佔比達73%,工業增加值佔比達79%。軍民融合産業已成為四川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生力軍,軍民融合領域不斷拓寬,軍民融合水準朝著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更廣範圍的新階段不斷邁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四川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罡認為,借助軍工領域的技術優勢,是四川未來發展新興産業和創新産業發展的重要的途徑之一,也為四川經濟的升級轉型的重要途徑。
 
  展/望
 
  成都未來將建西部金融資源集聚和輻射地
 
  成都自古就有金融創新的基因,世界上第一張紙幣就誕生在宋代的成都,新中國第一隻股票蜀都大廈也誕生在1980年的成都。
 
  成都市副市長謝瑞武介紹,成都金融産業基礎良好。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70家,新三板掛牌是237家,外資金融機構60家,本外幣存款3.5萬億,本外幣貸款餘額2.9萬億,多項指標在中國的中西部排名第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成都面臨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
 
  “除了加快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們也希望在金融方面有所收穫,讓成都成為中國西部金融資源的集聚和輻射地。”謝瑞武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將總部建在成都,讓成都的金融機構輻射全國,同時讓一批實體經濟的龍頭企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他介紹,未來成都將以科技金融、消費金融、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為重點突破方向,同時跟自貿區、對外開放充分結合。
 
  根據發佈的首期“天府金融指數”總指數中,成都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位列第6位。雖然成都目前與一線城市的金融水準尚有差距,但成都也有其後發優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建議,未來四川以及成都的金融發展,可以加強本土化經營。“未來金融的趨勢有一條,就是不再是追求做大做強,要做的是立足本土、做精做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