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整改不走過場 環保督察贏得百姓點讚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17-08-22 09:56:11 編輯:曹琪 點擊:
  不走過場 環保督察贏得百姓點讚
 
  我省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環境問題整改成效的重要標準
 
  “轟隆——”8月16日淩晨,隨著挖掘機機械臂緩緩收回,困擾自貢市光大街小學附近居民多年的垃圾庫被拆除。看到這一幕,火井沱社區居民李霞非常高興,“以後路過不用捂鼻子了。”
 
  “群眾是環境保護最直觀的感受者,開展環保督察就是要更好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盼。”四川省迎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群眾的切身獲得感出發,我省各級各部門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件,不回避、不護短、不推諉,堅持立行立改、快查快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截至8月20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四川轉交的前5批共530件信訪件已辦結500件,其餘30件正在辦理中。
 
  快速度雷厲風行抓落實 不走過場百姓讚
 
  李霞口中的“拆得好”,反映出我省對中央環保督察組轉交問題第一時間整改落實。
 
  近日,有群眾投訴“自貢市光大街小學門口垃圾庫污水橫流、臭氣熏天”。8月15日淩晨,自貢市接到轉交的信訪件後,連夜組織有關部門到現場調查。經核實,該垃圾庫建於1989年,因年久失修導致庫體破損,無法全面清運垃圾,嚴重影響周圍居民。
 
  現場辦公研究拆除方案,當天下午5時開始動工,次日淩晨完成拆除。16日一早,來往的群眾看到了整改後的效果。
 
  從接件到拆除垃圾庫,僅用24小時,整改成果獲得群眾點讚。“沒想到連夜就解決了,這樣的作風我們歡迎。”附近居民鄒家惠對這次整改説好。
 
  “拆除完成了,但我們的整改還沒完成。”郭家坳街道辦黨工委書記範文彬説,除迅速拆除這樣的“硬整改”,更要反思在以後工作中提高服務群眾品質的“軟整改”。
 
  立行立改,不是口號,重在落實。距自貢市60公里左右的內江隆昌市,類似的整改速度群眾同樣看得到。
 
  8月11日,隆昌市收到信訪件反映“金鵝街道白塔路東吳羊肉館排氣扇噪音巨大”,馬上組織環保、城管等部門前往現場。經查,噪聲是抽油煙機在使用過程中産生,經隆昌市環境監測站監測噪聲達標,但由於噪聲源與居民樓之間無遮擋物,對南面20米處東明小區居民樓産生一定影響。
 
  群眾反映情況屬實,整改迅速啟動。隆昌市環保局立即責成業主整改,內江市市長現場督辦整改情況。8月11日,業主採購隔音材料,8月12日搭建隔音板房,3天內完成整改。8月13日,隆昌市環保局進行“回頭看”,監測表明噪聲進一步下降,符合商住混雜區噪聲標準限值要求,“整改後效果很明顯,晚上都睡得香了。”居住在東明小區的群眾曾文鑫説。
 
  在成都,有群眾投訴“成華區某小區垃圾房臭氣熏天”,當地從接件到辦結,用時不到兩天,為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我省信訪件首個辦結案件;在達州,8月10日淩晨接到“開江縣萬頭優質種豬良繁總場污水直排”信訪件,有關部門半小時後就趕往現場夜查;在南充,“西充縣李橋鄉母家山村6組養雞場臭味刺鼻”困擾周邊村民,當地3天時間就將2370隻雞售賣清運,並完成養雞場及周邊區域清洗消毒、地貌恢復、臭味消除等一系列後續工作。
 
  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迅速解決,眾多網友紛紛點讚。網友“鵬程萬里”説,“群眾有訴求,馬上能辦理,這樣的作風要堅持”。
 
  大力度動真碰硬促整改 激發群眾積極性
 
  人民群眾是環境保護最直觀感受者,我省不僅堅持第一時間整改落實,更在提高整改品質上下功夫,確保整改成效實實在在、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
 
  “你看,每天5台挖掘機和幾十名工人打撈水葫蘆,水明顯清亮啦。”宜賓市南溪區長興鎮薄漁灘水庫群眾邱劍告訴聯合調查組工作人員。南溪區接到“長興鎮薄漁灘水庫水質下降”信訪件後,成立聯合調查組立查立改,目前已對庫區上游2家酒廠採取強制斷電措施,同時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整改機制,在庫區開展“清垃圾、清雜物、清污水、清障礙”的凈水保水行動。“效果看得見,堅持這麼做,以後會更好,我要給督察組説聲感謝。”村民王慶陽説。
 
  “直面問題,動真碰硬,科學整改。”四川省迎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委要求各級各部門將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來川督察作為搜尋問題、補齊短板、改進工作的重要機遇,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整改成效的重要標準,明確了問題整改的總體要求和思路:對能夠馬上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説立改,在督察過程中就迅速整改到位;對短時間內難以完成整改的,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責任人和進度要求,確保如期完成整改;對已經整改到位的,開展“回頭看”,鞏固提升整改成效。
 
  網友“小然小cici”在川報觀察客戶端留言,“對於有鼻炎的我來説,最近明顯感覺鼻子通暢啦,督察組為老百姓做了件大實事”。
 
  整改態度感受得到、整改成效看得清楚,廣大群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東湖邊的壩壩舞再也聽不到噪聲了。”這是記者近日在成都市錦江區東湖公園走訪時了解到的情況。每天傍晚,東湖邊就有不少廣場舞團體活動,但音樂控制在國家標準要求的60分貝內。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還當起志願者,自覺維護東湖周邊衛生、碼放共用單車。“人人參與環保,環境才會越來越好。”退休教師盧淑琴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