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中國 年“味”兒話吉祥|長長久久[組圖]

發佈時間: 2018-02-09 10:34:0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傳統美食中,麵條以其形狀而被中國人寓意為長長久久,在年節,用時鮮好料為家人捧上一海碗代表美好、長久和團圓的喜慶面,是老輩兒留給我們的最好傳統。

從餐廳到一般平民百姓,製作麵條方法及吃法的花樣之繁多,堪稱世界一流。遠在漢代就出現了類似今天中國北方人常吃的“麵片兒”。由於麵條要在熱湯裏煮一煮,因此人們稱它為“湯餅”。到了南北朝,人們吃的麵條的種類也多起來。在《齊民要術》中就提到麵條的不同吃法和叫法:“水引”、“博飩”等。所謂“水引”是將與筷子大小相同的麵條放進熱水煮熟來吃,而“博飩”則今天人們吃的“片兒湯”。到了隋唐五代,麵條的吃法更加五花八門了,如過水的冷面;韌度很強,被人謔稱可以當繫鞋帶的麵條。在宋、元兩個朝代,人們吃麵條的花樣更多了,這時還發明瞭可以貯藏一段時間的幹掛麵,而在南宋的臨安(今杭州)更可在市面上吃到牛羊肉的鹵面。

麵條在民間的飲食文化裏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到春節的除夕,山西、陜西許多農村則在除夕晚上家家做出又長又寬的麵條圖個“長長久久”的吉利,而京津一帶的老百姓則在農曆年初二“龍抬頭”那一天,全家圍在一桌吃麵條而未能免俗。

1  2  3  4  5  6  7  8  9  >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