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春之先聲也。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義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傳出一陣歡聲笑語,幾位剛下課的舞蹈隊大媽正從二樓活動室出來。黨群服務中心這棟小樓被劃分為活動室、書畫室、醫療保健室等功能區,僅保留了大廳一角作為辦公區,一位值班的社區幹部正在為居民辦理業務。“除了留守服務的人員,其他社區幹部今天正在東方國際小區為小區接下來的改造收集群眾意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葉萍介紹。
這正是德安縣各個社區每日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德安縣通過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以“坐班+到府”為模式,做實做活基層治理“一張網”,著力把社區治理觸角延伸到末梢,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做優黨群服務,摸排服務清單抓實事
為全面掌握居民的需求事項,打出“坐班+到府”的組合拳。一開始敲開門難度很大,社區幹部吃了不少閉門羹。“那説明我們跟群眾還是不夠熟,人家為啥要給陌生人開門?”蒲亭鎮曾家洼社區書記朱歡開導受挫的網格員,指出原因,提出要求,傳授經驗。就這樣,從“閉門羹”到“小門縫”再到“迎進門”,日復一日的走訪讓轄區居民們跟社區幹部逐漸熟絡起來,話也變多了,有什麼需求意見都第一時間找到網格員。就這樣,德安縣定期安排社區幹部到府化身為“民情快遞員”,通過“敲門行動”走訪居民6000余戶,採取面對面交流,入戶訪談、茶話會等形式全面摸排群眾需求,擬定居民需求清單。截至目前摸排需求清單事項618條,涵蓋文娛活動、健康休閒、心理諮詢等多樣化需求。同時借助數據化分析工具,建立居民需求檔案,將收集到的各類資訊進行分類、分析,並實時動態更新。另外,推出實現“微心願”行動,重點關注轄區獨居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為他們精心制定詳細的“心願清單”。從而實現更精準地匹配服務資源,全方位、多樣化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
延伸服務觸角,凝聚多方合力辦好事
走進河東鄉橋東社區,這裡寬敞明亮、環境優雅,紅色蒲公英驛站、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圖書閱覽室、青老年活動室、同心紅石榴、紅色媽媽團等活動區域一應俱全,如今已成為周邊居民的日常好去處。為最大程度發揮陣地資源效能,讓社區人氣旺起來,河東鄉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根據需求對黨群服務中心陣地進行提檔升級,打造集黨建共建、助餐供餐、文體休閒、醫養結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場所,實現“15分鐘社區服務圈”全域覆蓋,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與溫暖。德安縣各社區實行清單式管理,引導鼓勵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等報名參與社區精細化服務,根據職能特長、服務時間、區域範圍等建立精細化服務人員庫。實施“訂單式”服務模式,由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等群體“接單”,讓服務更加貼心和高效。通過對接公益型服務項目下沉社區、服務群眾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志願服務,今年以來德安縣共推出系列公益服務項目100余場,惠及人群一萬餘人,包括免費健康體檢、法律諮詢、子女教育輔導等,有效延伸了精細化服務的覆蓋面。
融合網格治理,聚焦矛盾糾紛解難事
為給服務群眾創造更為精準、高效的平臺與基礎,也為基層治理更具有深度和溫度,德安縣通過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專職網格員深入小區,隨時反饋小區內重大變故家庭、矛盾糾紛家庭等動態情況,摸排並記錄他們的需求情況,及時向社區黨委報告並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此外,社區黨委向所有商住小區派駐70名專職網格員擔任“社區小管家”。他們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還負責牽頭在小區召開“調解議事會”,推動解決小區管理矛盾。自精細化服務工作開展以來,排查出矛盾風險點60余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3起,逐步實現社區治理高效化、居民服務的精細化。“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強調的是講求工作時效、提高辦事效率,讓少講空話狠抓落實形成風氣、形成習慣、形成規矩。歷經30多年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不僅內化為德安縣廣大社區幹部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更形成了一項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德安縣委組織部: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