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文學

音樂文學

民樂演奏“浮誇”現象小議

中國的音樂美學深受中國哲學影響,以儒道釋為主。儒家講究“大樂與天地同和”“天人合一”, 《禮記·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一場朱子夢,一曲九曲歌

國家大劇院2020年開年話劇《二月》再現柔石文學經典

民間小戲怎樣傳承

藝人要學會"好好説話"

傳統文化不只是一件好看外套

解開上古音之謎——當代古音學研究

舒剛波:打好人才培養攻堅戰 開拓音樂教育新發展

劇作家、作家、演員共議文學與戲劇關係

12次采風9次大改 民族歌劇《沂蒙山》創新民族表達

劉恒:有了多樣性,才有生命力

有錢去聽馬連良

齊如山説老北京戲迷

“音樂劇探索不必局限一種風格”

近日,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結束了在希臘為期3天的巡演。主創團隊總結經驗時,該劇的作曲家鄒航説出了他對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的思考。

《唐頓莊園》與英國童話的背後

七萬字“巨作”濃縮進小劇場

大音希聲 悅己悅人

《樂動敦煌》再現敦煌古樂文化

一起為祖國——珠海原創作品音樂會圓滿成功

百靈鳥從藍天飛過誕生記——歌曲《我愛你,中國》

歌曲《我愛你,中國》是電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之一,發表于1979年,隨著電影《海外赤子》的公映,風靡全國。作為一部音樂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的音樂不是附屬品,而是表現故事的主要手段。

懷來音樂文學學會“我和我的祖國詞曲唱藝術交流”活動落幕

用生命為祖國祝酒——歌曲《祝酒歌》誕生的故事

作曲家瞿希賢手稿首圖展出

國圖建館110週年藝術名家手稿展再現匠心

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 4位崑曲大師捐贈珍貴手稿

9月7日,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館慶日到來之際,侯少奎、蔡正仁、梁谷音、張靜嫻4位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將5部手稿捐贈給國家圖書館,共賀國圖建館110週年。

時代,在歌聲中前進

“站在道德的起點”——淺析歌曲《見義勇為之歌》

花兒永遠這樣紅——雷振邦與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1961年,《電影文學》上發表了作家烏·白辛的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該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帕米爾高原軍民驚險的反特故事。一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傳遍大江南北。此曲被中宣部列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優秀歌曲100首”。

100Audio為和光敦煌系列視頻注入音樂能量

中國音樂文學常務理事會暨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展演禹州落幕

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誕生記

1992年12月,《我們走在大路上》被列為124部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1999年,國慶五十週年閱兵儀式上,軍樂隊又奏響雄壯高昂的《我們走在大路上》。不久前,這首歌被列入“慶祝建國70週年100首優秀歌曲”。

“森林與音樂”第五屆康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開幕

第五屆康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9日在康橋大學國王學院拉開帷幕。百餘位來自各國的詩人、藝術家和學者相聚于中國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筆下的康河畔,舉辦誦詩交流活動和藝術展。

柳直荀創作《紅軍跑步歌》流傳至今

首版《國歌》唱片入藏國博

收藏家汪世林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歌唱祖國》等33張黑膠唱片及發行時的文獻資料。國博表示,此次入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家博物館在唱片類館藏方面的不足,豐富了展陳內容與形式。

《雷鋒之歌》與《中國青年報》

網路文藝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詩經》的“樂本”形態

從《詩經》到音樂劇有多遠

家喻戶曉的《詩經·採薇》,日前被改編成音樂劇搬上舞臺,在今年的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上演出後,引發海內外關注。此劇講述了一個有關愛與家國情懷的故事。

古琴家張友與文人美學的對話

八十年後再聽黃河咆哮,這依然是時代最強音!

《黃河大合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黃河大合唱》八十週年的今天,它仍能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動力,把世界人類的和平之路永遠走下去不停步。

1  2  3  4  5  6  7  8  9  10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