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縣改市時隔20年再開閘 超200縣排隊申請改市

稿源時間:2017-04-14 08:44:11  文章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紅紅zhanghonghong
【摘要】縣改市時隔20年再開閘 超200縣排隊申請改市---11日,浙江玉環縣撤銷,設立縣級玉環市;12日,湖南寧鄉縣撤銷,設立縣級寧鄉市;河北平泉縣撤銷,設立縣級平泉市;13日,四川隆昌縣撤銷,設立縣級隆昌市。分析認為,撤縣設市,將對寧鄉進一步提升城市定位,增強城市功能,拓寬發展空間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最近,多地密集傳出“撤縣設市”的消息。11日,浙江玉環縣撤銷,設立縣級玉環市;12日,湖南寧鄉縣撤銷,設立縣級寧鄉市;河北平泉縣撤銷,設立縣級平泉市;13日,四川隆昌縣撤銷,設立縣級隆昌市。在城鎮化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凍結了20年的縣改市也正在重新開閘。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縣改市曾蔚然成風

  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以原寧鄉縣的行政區域為寧鄉市的行政區域。寧鄉市人民政府仍駐玉潭街道金洲大道5段398號。寧鄉市由湖南省直轄,長沙市代管。

  寧鄉縣改市,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即暫停了20年的縣改市,開始真正的重新開閘。此間的背景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縣改市在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發達地區蔚然成風。其中,江蘇縣級市數量超過了縣的數量,蘇南的縣基本都改了市。

  統計數據顯示,在井噴期的1994年~1996年,全國共有95個縣改市和1個新設縣級市。改為市之後,江浙魯等省的縣域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每年的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基本都被這三個省佔據。統計顯示,至1998年,我國縣級市數量達437個,其中近350個為縣改市。也就是説,有接近15%的縣改為市。

  不過,縣改市一度引起盲目跟風,從而帶來不少問題。比如,許多地方盲目追求“縣改市”,造成縣級市市區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郊比例失調,城鄉概念模糊、大量佔用耕地等問題,“假性城市化”俯拾皆是。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主要是當時改得太快,很多不具備條件的縣也改成市,由此帶來了很多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國務院暫停了實施10多年的撤縣改市政策。此後的近20年間,只有少數縣成功改市,而且這些縣主要集中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比如吉林扶余、雲南彌勒、青海玉樹、雲南香格里拉、四川康定的縣改市。去年5月,江西星子縣改市,則是為了改變廬山“一山多治”局面,促進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的需要。

  相比之下,此次湖南寧鄉縣改市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寧鄉位於湖南中部,隸屬省會長沙市,面積2906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116.8萬人。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寧鄉縣實現GDP109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按常住人口計算,每人平均GDP達87826元。第十六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前移4位,躍居全國百強第35位,中部第3位。

  分析認為,撤縣設市,將對寧鄉進一步提升城市定位,增強城市功能,拓寬發展空間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牛鳳瑞説,縣改市不可能永遠暫停。尤其是經過了20年的發展,我國的城鎮化水準已經提高了很多。縣改市的速度已經與城市化的客觀進程不匹配,嚴重滯後於城市化的進程。再加上這些年不少縣級市改成區,因此城市數量反而減少了。“但是城市的發展是客觀存在的,很多縣城、特大鎮實際上已經是城市,只是沒有這名號而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支援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

   山東廣饒縣、鄒平縣等經濟實力雄厚的縣改市可能性較大

  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3年時間裏,山東省已有5個市進行了撤縣(市)設區的區劃調整。此外,廣饒縣、濟陽縣、東阿縣、茌平縣等也在推進撤縣設區或撤縣改市。

  縣改市,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由於縣的重點是農業發展,市以非農為主,兩者的發展機會也不同。“最根本的是建設城市中配置資源的權力增大了。”牛鳳瑞説。比如,一些涉及城市建設和管理職能的部門,如住建局、城管局等,機構規模將更龐大,以適應城建和管理的需要。

  目前一些經濟強縣,經濟總量超過了1000億,已經相當於一個地級市,但卻還是縣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樣的體制已經不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也使得這些地方要尋求突破現有的行政管理體制,需求與自身相適應的城市發展體制。

  “就像孩子長大後還穿著小衣裳一樣,改成市之後就可以穿更合適的衣裳。”牛鳳瑞説,很多縣,雖然還沒有改成市,但實際上已經是個城市了,只是沒有給他們名號而已,所以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此外,縣改市,“名分”上帶來的變化也很吸引人。福建一位縣級官員告訴記者,由縣改為市,也有利於擴大知名度,也有利於當地的招商引資。“畢竟,市長總比縣長要好聽”。

  這種利好之下,隨著縣改市的重新開閘,地方也點燃了新一輪縣改市的衝動。根據《決策》雜誌報道,截至到2015年,已在民政部“排隊”申請“縣改市”的縣,超過了200個。

  專家分析認為,在接下來新一輪的縣改市過程中,一定要設定嚴格的科學標準,循序漸進有序的推進縣改市,避免一窩蜂和盲目跟風,符合標準的及時設市,不符合標準的拒之門外。

  那麼縣改市到底有何標準?在2016年12月15日舉行的2016年城市中國計劃年度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表示,“新的縣級市設立標準和程式已經制定完成,這為加快啟動設立縣級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儘管新的標準尚未公佈,但是毫無疑問,縣域經濟發達、區域內城鎮化比例較高,城市規模較大的地方,撤縣設市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也就是説,包括湖南長沙縣,山東廣饒縣、鄒平縣,浙江嘉興縣、長興縣、德清縣,江蘇海安縣等縣經濟實力雄厚、長年位居全國百強縣行列的縣,改市的可能性不小。當然,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和城鎮化指標方面,中西部也可能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有所不同。

  “經濟發展水準和人口集聚規模十分重要。尤其是城區人口的集聚規模,是是否改市的最重要的指標。”牛鳳瑞告訴記者,一個縣是否改市除了看人口集聚和經濟發展程度外,地理區位也是重要的因素。一些大城市轄下的縣,比如湖南長沙縣,儘管經濟很發達,人口集聚規模很大,但這些地方縣改區的可能性更大。“像長沙縣現在已經與長沙市區連為一體了。”

  在縣改市和縣改區之間,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相比縣級政府對縣改市的渴求,縣改區則體現了地級市政府擴張地盤的迫切願望。不過是改成市還是改成區,還是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南京等二線大城市,本身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擴散力,其發展要素已處於外溢的階段,周圍的縣改區之後,發展的潛力遠遠大於縣域自我發展的能力,這樣的縣改區也更受歡迎。

  但對於大多數三四線地級市來説,由於還處在集化階段,希望各個要素向主城區聚集,縣改區只會進一步吸附周圍縣域的資源。這樣的改區也往往遭到來自縣一級的反對。(綜合第一財經網、光明日報等報道 統籌:毛德勳)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