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平如鏡的濟南大明湖湖面倒映出遠在2.5公里之外的千佛山倩影,這一奇觀被稱作“佛山倒影”,由於種種原因,“佛山倒影”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很難見到。就在這個春天,多名晨練市民驚喜地發現,二十年來難得一見的“佛山倒影”景觀又出現了。親身經歷大明湖變遷的原大明湖工會主席任正表示,這都歸功於大明湖泉水水質的提升以及山東濟南“氣質”的改善。
湖面如鏡,岸邊景物倒映湖中,真假難辨。隗凱森供圖
老濟南正月遊園喜遇“佛山倒影”
今年春節剛過,家住大明湖附近的隗凱森就拍到了“佛山倒影”景象。隗凱森的父輩曾經是大明湖的湖民,以撐船渡客、養荷種藕和捕魚為營生。隨著生活的變遷,他們一家雖然改變了營生模式,但是依舊對大明湖有很深的感情,經常早晨去遊玩。“正月十六,也就是2月12日,清晨7點半左右……”隗先生向記者講述他第一次見到“佛山倒影”的情景。
隗先生説,當時湖面如鏡,沒有波紋,清晨雖有一點點的霧氣,但是空氣品質很好。隨著旭日逐漸升起,“佛山倒影”開始逐漸顯現而來。隗先生走到鐵公祠東面的兩棵老垂柳處,開始朝著南岸拍攝,這個位置是觀看拍攝“佛山倒影”最佳的位置。隨著太陽逐漸升高,天越來越亮,能見度也越來越高,千佛山及東南部各山的影像越來越清晰,其倒映在湖中的景象也越來越清楚。“這就是傳説中的佛山倒影,我以前只聽老輩人説過,這還是第一次見到。”
記者從隗先生拍的照片中看到,大明湖岸邊的樹木、樓房在湖面上的倒影幾乎和原物完全一樣,就如同將岸上的景象搬到了湖面,看起來生動絕妙。將這張的照片倒過來看,幾乎分不清哪個是實物,哪個是湖中倒影。
奇觀美不勝收驗證清末劉鶚所言
“其實湖面倒映出的高樓大廈距離好遠,千佛山更是在2.5公里之外,佛山倒影就是奇在此處。”隗凱森指著照片興奮地説道。
最近同樣拍到“佛山倒影”景象的,還有手機攝影愛好者趙華光先生。自從喜歡上手機攝影后,他便經常一早來大明湖拍攝。“太陽升起前後,空氣通透,無風,是最好的拍攝時機。”小時候在濟南長大的他也從未見過“佛山倒影”的景象,沒想到3月14日他也拍到了久違的“佛山倒影”,藍天碧水下,山色遙望湖光,湖中倒映群山,美得讓人挪不開眼。
看到這些市民最近拍下的“佛山倒影”影像,濟南文史專家唐景椿激動不已,他對濟南掌故頗有研究,著有《濟南老街巷》、《華山攬勝》、《華不注漫話》等著作。
唐景椿告訴記者,從孩提時候就聽老人講“佛山倒影”,雖覺得神奇但終也沒能親眼看到,甚至覺得劉鶚的著作只不過是小説的誇張罷了。清末劉鶚在其《老殘遊記》中,對大明湖的佛山倒影有著傳神的描述,文中稱“覺得比上頭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今天親眼看到隗先生等市民拍到的影像,也證實了劉鶚所寫不虛,所言不假。”唐景椿表示,在很多關於濟南美景的書籍著作中,都有關於“佛山倒影”的記載,但是最後往往都加上一句“此景已經絕跡”。“例如1991年出版的《華夏景觀薈萃》一文中所稱,佛山倒影一景已難以複製了。”
唐景椿説,今年春天這麼多市民拍到了“佛山倒影”,也證實了該奇景沒有絕跡。
水質空氣變好周邊環境也改善了
大明湖景區原工會主席任正在大明湖工作幾十年,見證了大明湖這些年的改造變化。他根據這些年的親歷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佛山倒影經常能見到,上世紀90年代之後,已經是難得一見了。“上世紀70年代湖水清澈見底,湖面波平如鏡,空氣品質也不錯。”
任正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佛山倒影已經是難得一見了,主要原因一是大明湖水質的變化,湖水不再清澈見底,各種生活污水等被排進了大明湖,另一個原因就是濟南空氣品質的降低,雜質太多,導致了陽光折射的不規律。而最近一兩年,尤其是今年初春後,湖裏的浮游生物還沒有生長,空氣品質也比較好,佛山倒影再次重現。“泉水連續噴涌十多年,大明湖改造的成功,眾泉入湖,污水被徹底阻攔,大明湖成了真正的泉水湖。”水質改善的同時,大明湖周邊的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加上空氣品質的提升,這些都最終促成了奇景的出現。
任正最後告訴記者,作為濟南歷史上的兩大著名景色,佛山倒影回來了,但可惜“鵲華煙雨”已經難以複製,下一步還要在改善水質以及提升氣質方面躲努努力,使佛山倒影景觀成為春秋的常態景色。(生活日報 記者鄭希平)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