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積極調整土地生産關係,激活生産要素,優化資源配置,為“三農”發展注入新活力。
馬洪嶺是武城縣嘉澤園林公司的負責人,今天,在當地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和農商銀行的見證下,他和嘉明農場簽了一份項目承接協議。
武城縣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主任趙淑莉告訴他:“如果他貸款一旦發生風險的話,你要承接他的經營項目,你沒意見吧。”李德明表示沒意見。
項目出現風險有人“接盤”,3天內,馬洪嶺就能用400多畝地的經營權,在銀行拿到300萬元貸款,而此前,老馬沒少往銀行跑。
馬洪嶺告訴記者:“當時拿著這個土地經營權去諮詢金融部門,但是他們的條件有點苛刻,就是説是擔心我們無能力償還的時候,老百姓那一塊怎麼答覆。”
土地“三權分置”,流轉速度加快。從原來農戶手中的“分”到現在新主體手中的“合”,土地連成了片,也連起了經營者和承包者兩頭。老馬拿不到貸款,農戶流轉費就沒保證。對此,武城縣建起“項目池”,從當地900多家新型經營主體中篩選74家入駐,一旦出現問題,産權交易中心就啟用“項目池”,優質主體及時承接,土地實現“二次流轉”。
武城農商銀行貸款審批中心主任趙峰,這樣既能讓土地産生應有的價值,又能保證金融機構的風險得到控制。
銀行放了心,承接主體也有好處。
武城縣嘉明農場負責人李德明説:“入項目池對我們農場是一個肯定,從這個規模效益上,一般是入不了的,而且下一步,省裏有什麼好的項目,對我們優先。”
目前“項目池”已辦理抵押貸款52 筆,金額1500多萬元。個人承包地由“分”到“合”,而村集體資産卻在由“合”到“分”。濰坊昌樂縣試水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推動村集體資産由“共同共有”向“按股共有”轉變。
昌樂縣寶都街道東南村村民王濤:“改革之後,尤其是股權證發到手了,個人都看到了,今年也都分了紅了。”
昌樂縣農村經濟管理局局長、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辦公室主任黃軍清告訴記者:“摸清了村集體的家底,界定清楚了模糊不清的集體成員身份,通過把集體資産量化到人、確權到戶,讓農民群眾的根本權益得到了保障。”
數據顯示,目前山東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數量已超過30多萬家。同時,通過各種政策,量化村集體資産520億元,1.3萬個村的村民成為股民。
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從供給側改革調整的任務來看,應該是三率,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産出率和勞動生産率。另外還有三個優化,優化經營體系、優化産業體系、優化生産體系,另外還有三個激活,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記者 李化成 韓妍妍 德州臺 張婷婷 濰坊臺 王瑋健 王勇)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