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資源化:一塊難啃的“蛋糕”  

    議案、提案概述

    儘快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

    省政協委員王孔傑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的關於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的提案中説,隨著城市的急速膨脹,與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困擾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的重大問題。 因此建議:

    一、政府相關部門,如經濟和環保部門等,對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進行全面規劃,提出分階段實施的計劃,制定相關各項法規政策,組織資源化利用的産、學、研聯合和技術攻關。二、建立垃圾回收中心,形成全市性回收網路,將個體收購攤販也納入回收體系,統一管理。三、實行“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對企事業單位和居民排放垃圾收取適當處理費用,並採取“收支兩條線”辦法。

    嚴峻的現狀

    省建設廳城建處提供的資料顯示,2001年,我省48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已達到76754萬噸。目前全省城市中共有垃圾無害化處理廠86個,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超過2萬噸,單純從數字上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到90%以上。然而,有關人士認為,這個數字不能説明問題。我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估計不超過50%。

    何以見得?因為簡單的填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無害化處理。我省86家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只有青島、濟南等市的幾家比較規範,其他的,大部分都屬於簡易填埋,二次污染非常嚴重。省建設廳有關人士認為,在填埋仍是當前處理垃圾的主要手段的情況下,建設高標準的垃圾填埋廠和轉机站,仍是我省垃圾處理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此外,在垃圾的收集、清運當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多城市尚不能保證垃圾日産日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處於“垃圾圍城”的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垃圾資源化被認為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很多人看好這一市場,但實則它仍是一塊難啃的“蛋糕”。

    王孔傑委員認為,垃圾利用方面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廢舊物資回收體系不健全,操作運作無序,市區的回收點銳減,致使廢舊物資回收水準下降。二是由於稅收等政策落實不夠,妨礙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産業的發展。三是缺乏行業扶持政策,導致垃圾資源化産業發展步履艱難,更缺乏對這一産業的研究。

    艱難的實踐

    萊州市有一個廢舊塑膠回收中心,日處理廢舊塑膠近30萬噸,幾乎相當於一個中型的乙烯加工廠。然而,它所採用的原料,70%以上來自進口,因為國外的垃圾比較重、比較純,分類比較明確,而國內的垃圾則不具備這些優勢。專家指出,垃圾資源化的前提是垃圾分類處理,而垃圾分類處理需要垃圾分類收集和清運,三者必須同時介入。缺少任何一方,其他兩方面就只能做“無用功”。一些發達國家的垃圾處理之所以能夠形成那麼大的産業(比如,法國有10萬人從事環衛和環保産業,每年可創造160億美元産值),除了他們的生活水準高、垃圾價值大等原因以外,其良好的垃圾分類、收集制度,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目前我省還沒有城市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只是在濟南、威海等城市的少數地方試行,效果也並不很理想。有關人士認為,我們一些城市缺乏對垃圾的了解。國外一些國家,對城市垃圾的跟蹤研究動輒就是10年、20年;而我們對自己城市垃圾的成分、分佈、變化規律等等卻知之甚少,缺乏調查研究。國內少數設有環境工程系的大學,大多數是從供排水工程系改造而來,對垃圾研究較少。到了省裏,更是缺少這方面的專家,加上資金缺乏,很多課題研究和論證工作無法開展。

    今年初,濟南市環衛局與深圳漢氏集團簽訂合同,建設日處理能力達2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年底前將完成調試運轉。此前,濟南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也與美國三潔公司合作成立瑞泰爾生物制肥有限公司,預計不久將竣工投産,可日處理垃圾300噸,日産肥料80噸。濟南市環衛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經營環衛”已經是他們的一項長期戰略。另據菏澤市傳來的消息,菏澤與省外企業聯合投資的垃圾發電廠,雖然已經建成,但是由於本地垃圾熱量小、水分大,發電上網難等原因,至今生産舉步維艱。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現有的條件下,垃圾處理仍是一項投資巨大、産出較少的産業,對資金、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仍偏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優惠。

    針對王孔傑委員的提案,省建設廳有關人士指出,我省的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需要一個突破。在建設部2000年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的8個城市中,我省並沒有城市在內,但我省今後也將大力推行垃圾分類收集,並爭取建設部專家支援,做好調查研究,儘快搞出一些可行的方案,以推進垃圾資源化和環保事業的發展。

    記者點評

    普惠事業需要普遍參與

    省政協委員王孔傑與另兩名委員在今年省“兩會”期間所提的關於生活垃圾資源化的提案,涉及到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據悉,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有34件由省建設廳負責答覆,其中17件交付給城建處辦理,有8件與環境衛生有關。

    沒有人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變成一個大垃圾場。毫無疑問,垃圾處理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與其社會公益性是分不開的。它不僅影響著我們現今的生活環境,更關乎子孫後代,關乎人類的長久可持續發展。像這樣一種普惠的事業,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參與。然而恰恰是這一點,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一個典型的例子:前一陣,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求“禁白”,但至今在很多地方,生産使用發泡食具者仍在大行其道。據説,在一些發達國家也曾“禁白”,不過到了後來,卻紛紛收回成命,不是不重視環境衛生,而是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完備的垃圾回收體系保證了環境不會遭到白色污染。兩相比較,他們領先的絕不僅僅是垃圾回收技術。

    在技術比較落後、投入難以保證的條件下,每個社會成員的參與和支援環保事業顯得更加重要。最近國家四部委出臺了收取生活垃圾處置費的規定,將費用分攤給單位和個人,也是促使全社會普遍關注垃圾處置的一個重要舉措。而對於每個公民來講,只有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良好的公共環境衛生秩序才能逐漸形成。以此作保證,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方能得以真正實現。( 張海峰 任迪 )

    

    《大眾日報》 2002年7月17日

    


垃圾費收多少怎麼用
廣州垃圾收費方案獲通過 居民每戶每月5元
關於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促進垃圾處理産業化的通知
4部委要求實行垃圾處理收費制
國外垃圾處理技術設備在京展示
天津:用垃圾堆山造景
城市垃圾處理的瓶頸在哪?
上海崇明垃圾轉机站率先採用BOT模式
鞍山:攻破技術難關 變垃圾沼氣為汽車燃料
垃圾公園和垃圾電影院 各國垃圾利用新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