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用垃圾堆山造景  

    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進行,有人據此將整個中國大地稱為一個龐大的“建築工地”。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同樣龐大的建築垃圾。

    日前,天津市宣佈,將利用500萬立方米建築垃圾在市區西南部堆造這個市最大規模的人造山。4年後這裡將呈現“山水相繞、移步換景”的特色景觀。

    此間的環保專家説,此舉不僅為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市區內少山的天津增添了山林休閒場所,更為我國其他城市處理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提供了借鑒。

    垃圾圍城

    垃圾已成為我國繼能源、交通、工業三廢之後又一重大難題。 

    據介紹,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醫院垃圾、商業垃圾和建築垃圾。垃圾産生的數量和成分與居民物質生活水準、習慣、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設情況等有關。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人平均生活垃圾年産量為440公斤,全國城市垃圾的年産量達1.5億噸,且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長,全國歷年垃圾存量已超過60億噸。

    而我國處理城市垃圾長期依靠單一的政府投入,處理運作費用短缺,主要採取衛生填埋法和堆肥法,另外大多數垃圾未經有效處理被運到城郊裸露堆放。據統計,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率僅為50%左右,真正達到處理標準和資源化利用的比例不足10%。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200多個處於垃圾包圍中。60億噸垃圾堆佔耕地5億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80億元人民幣。

    天津市有關部門對天津垃圾圍城現象進行了飛機遙感監測,發現在外環線以外5公里內,共有221座垃圾山,總佔地534萬立方米,嚴重影響城市生態環境。

    建築垃圾:堆山造景成為一種借鑒

    以天津市為例,這個市目前生活垃圾日産量為5000多噸,建築垃圾年産量達600萬噸。而就在5年前,建築垃圾的年産量還不足260萬噸。

    其實,早在1986年天津市就提出利用建築垃圾“堆山造景”的設想,但因各種客觀因素使得工程擱淺了10餘年。此次將“堆山造景”重新提上了議事日程並付諸實施,無疑為建築垃圾的處理提供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借鑒——既解決了令市政領導們焦頭爛額的垃圾堆置和無害化處理難題,又為城市增添了特色休閒景觀。

    據介紹,建成後的人造山主峰將高50米,主峰山體底座面積達7.5萬平方米。整個堆山造景綠化工程規劃佔地約4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8.5萬平方米水面。建成後的景區包括多個功能結構區,有主、次入口廣場區、主景區、社會植樹區、兒童活動區、船塢區等。景區運用都市開放空間的設計理念,以幾組圓和圓弧形構圖為主旋律,使得山間有水,水中有山。弧形的路網、水面、山體以及四週不同層次的植被、綠化,形成新鮮、富有趣味性的空間環境組合。

    天津市市容環境管理委員會官員、堆山造景工程指揮部主任宛子瑞介紹説,工程沒有利用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的生活垃圾,而採用在城市新建、擴建或維修構築物的施工現場産生的建築渣土,其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灰土等。而且,其中也不允許摻雜有重金屬或其他有機物。經環保專家分析鑒定,利用這些建築垃圾堆造的人造山,不會成為新的“污染源”破壞環境。

    相反,新的園林景觀建成後,將成為天津的“綠色肺葉”。寬闊的水體面積和陸地的全方位綠化覆蓋,將大大改善周邊環境品質,使濕度提高10%-20%,基本消除“熱島效應”,而且,能夠有效吸塵,降低噪聲。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正成為一種趨勢

    日前,以美國金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首的幾家公司,在北京簽訂了關於合資經營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的合同。這標誌著中國最大、北京首個垃圾發電廠項目有了實質進展。

    垃圾焚燒發電是最佳的垃圾處理方式,能有效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所副主任王克剛介紹,垃圾發電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按照焚燒原理不同,有爐排爐焚燒、流化床焚燒、熱解法三種方法。西方發達國家大都建有垃圾發電廠,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投資70億美元,興建了90座垃圾焚燒廠,年處理垃圾總能力達3000萬噸;20世紀90年代又建了近400座。

    然而過去幾年我國垃圾發電廠發展緩慢,除了資金不足外,還跟認識有關。由於西方一些建有垃圾發電廠的國家早年發生數起人接觸“二惡英”致死事件,使中國部分政府官員和民眾對興建垃圾發電廠褒貶不一,有人擔心它成為“新的污染源”。

    “北京的垃圾發電廠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曾負責這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研究的國電華北電力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李惠民介紹説,垃圾焚燒發電的整個流程,包括入爐垃圾的分選、燃燒設備及運作、煙氣的處理等都層層把關。焚燒後的尾氣排放將達到歐洲2000年標準,遠遠超過中國國家標準。李惠民將發電廠排放的尾氣量化為比一輛小轎車的尾氣排放量還小。 

    對於人們擔心的垃圾燃燒過程中産生的有較強毒性和致癌性的“二惡英”,除通過合理地組織燃燒進行控制外,還在尾氣處理裝置——洗滌塔內的布袋除塵器入口煙道前加入活性炭進行吸附,徹底清除其對環境的危害。

    “垃圾發電廠不是惡魔。只要認真處理焚燒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並保證尾氣排放的絕對安全,在我國建設垃圾發電廠是可行的。”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秘書長劉京媛説。

    事實上,在中國其他大中城市,“垃圾發電”已經蔚然興起。自1992年深圳建成中國第一座垃圾發電廠以來,已有10余座發電廠在中國建成運營,目前,天津、杭州等幾十個城市的垃圾發電廠也正在擬建或建設當中。

    我國政府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也客觀上為這股“垃圾發電風潮”推波助瀾。如在稅收方面,于去年1月出臺了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産的電力實行“即徵即退”的增值稅政策;在融資方面,要求銀行優先安排大型垃圾發電廠項目的建設貸款,並且國家給予2%的財政貼息。另外,在電力調度上保證垃圾發電廠滿負荷發電,並給予優惠的售電價格。各地方政府也分別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出路:通過體制創新實現垃圾處理産業化市場化

    儘管人們正以前所未有的理智與熱情關注著蔓延成災的城市垃圾,也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試圖將它們無害化地消滅殆盡。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垃圾問題,必須使垃圾處理走向市場化、産業化。

    環衛專家説,垃圾産業的形成和發展,需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垃圾處理費用由政府投資,向“誰生産垃圾誰付費”的機制轉變;二是政府投資經營向多元化投資經營方式轉變。這就必須把垃圾處理由社會公益事業性質的政府行為轉變為企業的社會服務性質的經濟行為;必須通過體制創新,培育城市垃圾處理産業市場,為企業營造城市垃圾處理産業的市場空間。

    在實行垃圾處理企業化方面,將現有的環衛系統改制為垃圾處理企業,並完全與政府主管部門脫鉤,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主發展、自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區域的垃圾處理權如垃圾的收集、分檢、儲運、處理、利用和經營等,進行招投標或拍賣;政府對垃圾産業市場實行科學、嚴格的規制。

    另外,要改變過去部門分割的垃圾處理管理體制,將垃圾處理業推向市場。目前,我國城市的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等,每一種都由一個部門管理,每個部門有自己的收集和處理系統,這樣容易造成人力和資源的浪費。實現垃圾處理産業化和市場化必須打破這樣的垃圾管理體制,由各個城市建立統一的垃圾處理監管體系,實行市場選擇。

    雖然,目前我國一些城市已經出臺了徵收城鎮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的辦法並付諸實施,但是要徹底解決垃圾問題,實現垃圾處理的市場化、産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聞背景:我國將在全國範圍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

    中國已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這將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中國在垃圾處理上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提高垃圾處理能力。

    建設部一位官員説,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等部門剛剛聯合向各地政府發出了關於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的通知,各地將很快通過價格聽證制度定出收費標準。

    通知規定,所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者、社會團體、城市居民和城市暫住人口均應繳納垃圾處理費。

    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張悅在此間的國際固體廢物處理技術與設備研討會上説,此舉有利於拓寬垃圾處理的投、融資渠道,鼓勵海內外資金,包括私營企業資金投入垃圾處理,解決當前垃圾處理能力不足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主要由環衛部門承擔。但由於政府撥款有限,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據估計,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僅為20%左右。

    據專家測算,如果每人每年收費24元,全年可收到110億元,超過了2000年政府用於垃圾處理的84億元。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專家施陽説,實行垃圾收運和處理有償服務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將加快中國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並保證其正常運作。

    按規定,環衛企業在收取垃圾處理費後,將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擇企業承擔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多種運營方式,促進垃圾處理産業化進程。

    儘管實行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等低收入者將享受收費減免政策。

    相關報道:城市垃圾處理的瓶頸在哪?

    目前,昆明垃圾的處理方式與我國其他城市一樣,仍沿用最原始的垃圾處理方法———混合填埋法,這是一種被動處理垃圾的方式。目前,城市垃圾填埋場的建設速度難以跟上垃圾的增長量,城市正面臨垃圾圍城的窘境。

    據昆明城市管理局環衛處統計,去年,昆明市每天産生的垃圾量為1652噸,以市區200萬人口計算,每人每天製造0.8公斤垃圾。

    去年5月1日以後,昆明市原有的5個垃圾場和小型垃圾填埋場全部關閉,所有垃圾集中埋入東、西郊衛生垃圾填埋場。隨著垃圾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垃圾處理成為城市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昆明市一再敲響垃圾圍城的警鐘,可在城市居民眼裏,處理垃圾仍是與己無關的事。

    去年7月,昆明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盤龍區首先開始在轄區內部分街路、賓館、居民樓院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7月24日,100隻分色垃圾桶出現在北京路中段,綠色果皮桶投放可回收垃圾;橘黃色果皮桶投放不可回收垃圾。至今,垃圾分類收集實施近1年效果如何?記者走訪了部分小區和街區,結果卻令人憂慮。

    白塔小區是首批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小區之一。6月19日,記者來到這裡,整個小區的分類垃圾桶裏幾乎都是混合垃圾。記者見一市民把一袋西瓜皮投進橘黃色垃圾箱、把廢紙丟進了綠色垃圾桶後,問道:“這樣分類麻煩嗎?”“剛開始有點不習慣,現在適應了,可是沒多少人能這樣做。”

    與小區相比,街頭的垃圾分類收集箱“境遇”更糟糕。記者在人民中路站牌處的分類垃圾箱旁觀察到,一位老太太將雞蛋殼扔進了本應裝無機垃圾的容器內。面對記者“是否知道垃圾應分類投放”的提問,她一臉茫然:“我幾十年都是這麼丟的。”一女青年隨手將香蕉皮塞進綠色垃圾箱;一個小夥子乾脆把一塑膠袋生活垃圾一股腦兒塞進綠色垃圾箱,還不以為然地説:“不就是垃圾嘛,就算扔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昆明的大街小巷常見一些操外地口音的拾荒者,哪兒有垃圾哪兒就有他們的身影。礦泉水瓶5分錢一個、1公斤廢紙3毛錢,很多拾荒者衝著城市垃圾而來,四處收集賣錢,在經濟利益的驅使和市場規律的作用下,他們悄然形成了撿、運、銷、加工一條龍體系。

    今天,變廢為寶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省化工研究院的專家告訴記者:塑膠、橡膠等製品,完全可以從垃圾中回收再利用,但前提是必須將垃圾分類。即將垃圾中的紙張、塑膠、玻璃等與生活廢棄物分開,通過回收,最大程度地減少垃圾的産生量。還有讓我們頭疼的“白色垃圾”,其實也是寶。裂解提煉單體,可成為迴圈使用的原料;造粒,能成為降解使用的再生原料;加入化學製劑可調合成塗料、粘合劑;用來提煉汽油、柴油,出油率高達70-75%,且不含鉛。昆明市應考慮實行垃圾就地處理,就是把居民的生活垃圾一律按照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進行分類,由專人進行二次分撿後,廚余垃圾就地進行處理後制肥。如果小區垃圾就地處理能統一運作,形成規模效應,那麼最後的制肥環節還可在堆肥廠製成有機質含量更高、品種更豐富的有機肥,使生活垃圾處理真正實現資源化。

    “當前全球最先進的垃圾對策就是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6月19日,省環科所高級工程師曾廣權分析,要徹底解決垃圾圍城問題,關鍵是從源頭做主動處理,進行分類收集,減少垃圾填埋、堆肥、焚燒處理的數量,以延長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年限;同時解決和減少垃圾分選和處理過程中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問題,降低建設和運轉成本,實現資源回收利用,從迴圈經濟理論的角度出發,實現“自然資源———産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迴圈利用。小區垃圾應該就地處理。

    談到分類收集垃圾,盤龍區環衛局有關負責人一再搖頭:1年了,市民的意識沒有跟上,分類收集已成垃圾減量工作的瓶頸。據了解,垃圾在收集後先送到轄區垃圾轉机站,進行細分類後再送往廢舊物資回收公司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收集後直接送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有害垃圾由區環衛局收集貯存到一定量後,進行特殊的無害化處理。去年,盤龍區環衛局只回收了360噸可回收垃圾,絕大部分可回收垃圾還是進了垃圾場。

    生活垃圾分類光靠設幾個分類垃圾箱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廣大市民的參與和配合。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只有人們改變了隨意拋擲垃圾、無意識分類處理垃圾的習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才能得以順利推行。從這個角度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不僅是城市垃圾管理的革命,也將是一場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全民教育。

    他山之石

    北京:250個小區垃圾就地處理北京在250個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就地處理。首家實行垃圾就地處理的新外大街6號院的1000多戶居民,每天産生的1500多公斤生活垃圾,已經實行就地處理,變廢為寶。小區居民的生活垃圾,在經過居民的大致粗分後,其中30%的廢舊紙張、塑膠等可回收物,保潔人員直接送往再生資源回收站;剩餘的70%廚房剩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廢木筷、瓜子殼甚至是一些樹枝樹葉等,都由一台垃圾處理設備進行粉碎、脫水後通過生物菌進行分解、發酵,變成粉狀或粒狀的有機肥,撒在小區的綠地養花育草。

    上海:2010年生活垃圾“零增長”“十五”期間,上海將在中心城區全面實行垃圾分類,逐步改進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置方式,力爭到2010年實現本市生活垃圾産生量“零增長”,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自2000年來,上海正逐步採用垃圾分類收集來替代傳統的“混合型”收集。目前垃圾分類收集已覆蓋全市2042個小區,140萬戶居民,中心城區推行分類收集的地區已超過40%,近3000個街頭垃圾分類收集箱也已經全部到位。(張濤)

    新華社 2002-07-05


都是垃圾惹的禍 居民築墻阻建垃圾站成被告
運用電漿體“清洗”高危垃圾
七噸半垃圾弄臟青島第六海水浴場
垃圾紙+漂白液=衛生紙?
垃圾圍園人毀樹 黑龍江森林植物園被迫閉園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將收費
中國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費制
河馬池垃圾成堆 當心塑膠瓶噎死河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