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革:從使館之變遷來看(圖文)

    新加坡《海峽時報》2002年9月28日文章:中國變革使館的變遷

    使館是國家在領土之外的標誌與象徵,它凝聚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傾訴著一個國家的歷史與現在。中國駐新加坡的使館便栩栩如生的向人們描述了中國的變革。中國國際政治、經濟地位的提高被充分物化于這個體現著中國古典文化的現代建築中。

    

    左圖是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的主建築樓中第一層大廳的一幅圖片。圖片顯示的是在這個大廳裏擺放的一個由檀香木製成的竹林雕刻作品,這件雕刻是在中國完成後再用船運到這裡的。設計者巧妙的利用了這個檀香木雕的形狀,在竹林旁邊的空墻上挂了一幅畫,由圖片的這個角度望去,雕刻精美的竹林就自然地成了畫的像框。

    有人説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無聲的陳述和證明。中國的上一個駐新使館在新加坡屹立了12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使館已經顯得陳舊。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國已經開始飛速發展起來,可是日益陳舊的使館並沒有告訴人們中國的變化。今年5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正式揭開新的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的面紗,露出了她令人讚嘆的風姿。這座新使館的建造歷時兩年半,從她正式與世人見面的那天起便獲得了無數的讚嘆,走過這裡的遊人總是忍不住駐足,開車經過這裡的人也會抓住機會在匆忙中看一看這莊嚴又美麗的建築。一位28歲的圖書編輯人員説:“它看起來既有震撼力又令人感覺遙遠,可能是因為她的建築面積太廣了。”許多身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也都懷著激動的心情來瞻仰新使館。柯以純(音)今年29歲,來自中國福建省,1997年來到新加坡,她説:“我從朋友那聽到新使館建成的消息後立刻拉著我的丈夫並帶上我5歲的孩子,到那裏合影留念,它看起來是如此地輝煌與莊嚴。”與新加坡的其他外交建築一樣,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同樣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和政治地位。中國駐新使館佔地12,000平方米,總共包括5座建築。

    

    右圖展示的是中國駐新使館的迎賓大廳,是中國外交官接待客人的地方。大廳的地面上鋪的是長毛絨地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地毯的圖案中有駱駝和馬的形狀的花紋。大廳的入口處有一個精美的半透明的蘭花繡屏,繡屏鑲在一個直立的木雕框架中,木製框架那流暢、簡潔的線條為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繡屏增添了一些現代的氣息。

    使館的修建工作由香港的一家建築公司和上海的一家建築公司共同完成。據估計,該使館平均每平方米的造價達2,000美元。從建築學的角度講,中國駐新使館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風格的建築。現代的外形中有中國的傳統建築思想,建築物與露天庭院的相互交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而在傳統中國建築的基礎上又融入了一些現代建築的特色,例如使館的造型多為中國傳統的長方體結構,而其中有一座建築的外形卻像一個咖啡杯,充滿著時代感。像這種傳統與現代建築藝術相互交替相互融合的例子還有很多。

    

    左圖是使館的主會議廳,會議廳中有一幅中國書法作品。該作品的作者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副主席,作品的內容是一首由已故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所做的詩。劉先生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的這幅作品,劉先生説:“中國是一個有著豐富傳統和悠久歷史的不斷進步的現代國家,新使館把中國的這些特點表現得十分鮮明,建築的佈局和結構是傳統的,而建築的材料和外形是現代的。從正面看,建築是向內凹陷的,就像向外伸展的一雙手臂。這種設計使建築看起來既莊嚴,又友好。

    新使館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思想,還處處向人們展示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使館內的藝術作品包括書法卷軸、風景畫和木製的壁畫等都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息。

    

    右圖是使館的宴會廳。這個富麗堂皇的宴會廳可以容納400人。下週二將是中國的國慶日,屆時這個宴會廳將是歡慶國慶的場所。這個大廳的燈呈蓮花狀,地板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鍍金的天花板更增添了宴會廳的華麗。墻上挂著一幅幅展示中國56個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圖片。舞臺的對面是一幅畫著蓮花的藝術作品。

    新加坡建築學院的院長是這樣評價中國駐新使館的:“中國有著豐富的語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中國,人們在進行創造的時候常常賦予事物一定的寓意和象徵,人們在做許多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禮儀,這是中國5000多年的傳統文化發展到今天的結果。”

    中國網2002年9月30日


上海老式建築何去何從?(圖文)
中國茶坊的文藝復興
中國古文明研究引發中西論戰
石之美
南洋商報:幸好有金庸
長城之今生前世
中國駐新使館:古老文明與現代建築藝術的融合
《新聞週刊》:儒學之風回歸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