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挑戰中國的老齡化問題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都誤以為養老金是只有會計師和退休職工才會感興趣的問題,事實上,再沒有什麼比養老金更能刺激金融市場的成長和改革了。回憶上個世紀50年代,正是由於一場大規模的退休金改革以及之後得到普及的個人退休設計方案,特別是70年代初開始推行的401號計劃,使美國的資金市場産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現在,該輪到正在崛起的中國著手處理國內的老齡化問題了,而且,這種改革的規模和效果都將超過過去任何一個國家所做過的嘗試。

    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目前的老年人並不算多:在十個工作人口中,只有一個人是退休人員。但是到了2030年,情況就會有所變化: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率將會上升到五比一。到了2050年,這個比率就會變成三比一。由於這20多年來計劃生育政策的有效執行以及嬰兒出生率和存活率的升高,再加上醫療、生活條件的全面改善,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世界不同的地區,各個國家的老齡化速度大體相當,瑞士、義大利和美國都需要經歷大概80年的時間,其總人口中超過60歲的人數才會從10%上升到20%。而在中國,完成這一過程的時間只需要30年就足夠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平均退休年齡相對較晚。在為職工提供退休金的國營企業中所規定的退休期限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農業人口和體力勞動人口主要靠積蓄或子女的撫養度過老年。)而中國現行的政策主要是依靠仍在工作的人口來負擔已經退休人口的養老金。根據蒙特利爾中國分析報的有關報道,預計到2030年,中國尚未儲備基金的養老金額總數將會高達上萬億美元。

    這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説,顯然是一個過於沉重的負擔。一個最極端也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那些背負這些債務的國營企業違背曾經許下的諾言。這雖然殘酷,卻是大勢所趨,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計劃推出利用三種渠道支援退休金制度的辦法。三種資金來源分別是相當於平均工資20%的基本養老金額;企業頒發的個人獎金以及個人的儲蓄。

    這個計劃是否能夠幫助中國渡過退休金制度改革的難關呢?大部分的人還在觀望。香港伍德祖爾中國分析公司是一家研究中國現行的退休金制度的資深商務公司,其總裁斯圖爾特•萊克奇表示,許多新近創辦的公司都試圖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為了緩解壓在年輕職工肩上的資金壓力,許多公司都採取推遲職工退休期限的做法。這種方式同時也刺激了消費,帶動了經濟發展並且還推動了部分國營企業的私有化進程,因為,私有化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最有效的籌集資金以解決養老金債務的方式之一。目前,已經存在相應的制度,要求國營企業將其上市之後所籌資金的10%專設為職工的養老基金。另外,人們還期待中國政府能在未來的20年中利用債券等各種方式逐步解決養老金債務的燃眉之急。

    然而,最讓人們心動的資金市場,説到底,還是股票市場。平安保險公司的首席策劃官員,畢業于康橋大學的劉易斯•陳指出,中國目前擁有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個人儲蓄,這些資金如果能夠被合理地用於股票投資,那麼,所謂的退休金問題就能得到較妥善的解決。現在,不少手中握著銀行存摺的中年人,對銀行是否是他們最好的投資選擇已經開始産生懷疑,人們不禁要問:如果在退休之後,政府無力負擔我的生活,公司無法負擔我的養老金,而子女又不可依賴,那該如何是好?按照劉易斯•陳的設想,投資股市可能是這一批面臨退休的人們最好的選擇。陳先生同時也表示,在未來的幾年之中,預計將會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私人的養老金儲蓄賬戶。來自香港的萊克奇的期望值則更高,他認為到了2010年,中國的市場流動資金將會超過2萬億美元,其中有一半是制度性投資,另外還有四分之一屬於純粹的養老金。

    那麼,誰能夠率先採取行動,利用這一市場機遇呢?據説答案在未來的三年之內就會見分曉。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外國保險公司和風險投資家將會擠佔中國市場,劉易斯•陳和斯圖爾特•萊克奇都認為外國公司的競爭實力要更強一些,但是也別忘了中國自身發展的優越前景。隨著住房改革的深入,養老金制度的改革也勢在必行,到那時候,中國必將成為一個思想活躍、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中産階級天堂。

    

    美國《財富》2001年9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