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漂泊的無價之寶

    一個世紀以前,一名叫作王圓籙的道長,在中國西北一個人工洞穴中靜心修行。有一天,他無意中撞進了一個秘密的暗室,並在一塊巨大的石頭後面發現了超過5萬冊的藏書、卷軸經文和帛畫等東西,都是一些至少九個世紀以前遺留下來的文物。

    王道士的發現後來被證明是無價之寶。密室裏的藏書與手稿是由漢語、藏語及多種中亞語言寫成的,人們從中可以了解到,從西元366年開始,寺僧們鑿刻了這個洞穴以及附近幾百個洞穴,當然還有別的更寶貴的資訊。在這些書卷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品《金剛經》——一部著名的佛經,記錄了釋加牟尼與其信徒間關於萬物是否有感知的辯論。還有地圖、公文、醫文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樂譜《天書》等。即使是一些淩亂的紙片也被歷史學家看作是極其珍貴的史料,比如一張購買母牛的收據和一張完整的馬球隊隊員的名單。

    王道士的發現也引起了人們對附近491個洞穴的注意,這些洞穴在超過1000年的漫長歲月裏被一個個地鑿刻在莫高崖的沙石面上,並以壯觀的佛教壁畫或雕像作裝飾。曾幾何時,數百名能工巧匠同時在這個蜂窩般的懸崖上勞作;富有的資助人出錢,並讓工匠們將自己的樣子與釋加牟尼和他的信徒們畫在一起。

    莫高窟恰恰座落在著名的絲綢之路上,往返于歐亞之間的商人們會在這些洞穴前駐足,祈求佛祖保祐他們平安穿過西進途中將遇到的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或者感激佛祖讓他們安然無恙地歸來。然而隨著世界貿易模式的改變,絲綢之路的影響逐漸衰退,莫高窟最終和它附近的敦煌城一起被廢棄了。日月如梭,莫高窟漸漸被風沙填滿,被人們遺忘在記憶中了。

    王道士發現莫高窟在考古學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在中國,人們用三場展覽會、三次國際學術會議、三本出版專著和一場以莫高窟裏的壁畫為原形的時裝演出來慶祝這一發現的百年紀念。

    但喜慶的氛圍不時被一些複雜而微妙的歷史事件所干擾。

    在王道士的時代,中國正處於混亂當中,清王朝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在外國殖民者的侵吞與瓜分下軟弱無能,儘管莫高窟被發現的消息很快傳播開來,政府卻早已疲於保命,無暇顧及了。

    所以,當英國的考古學家、探險家奧若爾斯坦(音譯)在1907年到達莫高窟時,他很快就説服王道士將無價的手稿、繪畫、刺繡和別的藝術品賣給他,東西足足裝了29個大箱子,而他的花費僅僅是四個銀制的馬掌,價值僅僅130英磅。

    一年以後,德國的漢學家保羅佩裏克(音譯 )來到這兒,用同樣微不足道的錢買走了數以千計的手稿和藝術品,日本和俄羅斯的探險家緊隨其後,挑走剩餘的珍品。這樣到了1924年,當哈佛大學的美國人朗頓沃納爾(音譯)過來時,事實上已經沒有什麼可要的了,於是他乾脆卸下了石窟墻上的壁畫,將它們運回了波士頓老家。

    到王道士的“大甩賣”結束後,他所發現的近80%的繪畫、書卷以及手稿已經被運出了中國。《金剛經》現在被珍藏在大不列顛博物館中,同樣還有近13300件記錄在案的珍品流落於此。《天書》珍藏在巴黎的法國國家圖書館裏,還有近600份來自莫高窟的文物在這兒保存。

    直到今日,這些珍貴史料和藝術品的流失還讓中國感到無限遺憾。今年,當四件以圓明園奪走的文物在香港公開拍賣時,一種要求將“竊走”的藝術品歸還的呼聲達到了高潮。(英法聯軍曾于1960年侵入並焚燒了圓明園,今年這四件文物被中國一家國有集團公司買走,並在北京和上海進行了展覽。)

    比起圓明園文物拍賣引發的暴風雨式的攻擊,莫高窟被發現的百年紀念顯得低調得多,媒介在此起了一定的作用。

    今年夏天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辦了莫高窟紀念展覽,其中有斯坦、佩裏克以及其他參與瓜分莫高窟文物的外國人的照片,註釋中對他們“欺騙”王道士的手段評價很低。“購買”一詞被稱作“竊取”,一些不知其名的清政府官員也被指責為從這些莫高窟文物中漁利。

    儘管敦煌莫高窟的實際損失比中國其他古跡慘重得多,但它所引起的憤怒似乎並沒有那麼強烈。也許這種狀況部分歸因于外國的博物館將這些文物拿出來共用的方式——這使中國及全世界的學者都有機會接近這些珍貴的史料和藝術品。

    

    《國際先驅論壇報》2000年11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