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敦煌莫高窟披上“綠衣”

     由中美專家共同承擔的“敦煌莫高窟生物固沙研究”項目日前已通過專家鑒定,這一經過近10年潛心研究的成果,為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披上了“綠色保護衣”。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現存4至14世紀11個時代的洞窟750個,分佈在南北長約1700米的山崖上。由於其地處我國內陸腹地,風大沙多、氣候乾燥,風蝕、積沙、粉塵始終危及著石窟的保存與環境。本世紀40年代,敦煌莫高窟最低層的洞窟大部分已埋在沙中。1961年,科研部門在窟頂設置了以工程措施為主的多種防沙實驗工程,但限于當時的條件,工程實施後隨著積沙量的增大,防沙工程很快失效,使80年代以前的防沙工作一直處於清除窟前積沙的被動局面,雖然每年從窟區清除積沙約3000多立方米,但對沙害問題並未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

    隨著敦煌學的興起和敦煌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敦煌文物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關注。1988年,國家文物局與美國敦煌研究院和美國蓋蒂保護所簽署了旨在保護敦煌莫高窟的“敦煌莫高窟生物固沙研究”項目。

    近10年來,中美專家從敦煌的氣候特徵、自然地理狀況入手,特別是在對水資源的儲量、需水量及分佈等詳細論證的基礎上,進行植物品種選擇,滴灌系統設計和苗木定植。自1992年以來,莫高窟引進了當今世界先進的滴灌技術,先後在鳴沙山腳下種植紅柳、花棒、梭梭、沙拐棗、檸條等鄉土沙生植物,累計建成長2公里,寬分別為12米和14米的兩條防風固沙實驗林帶,通過生長茂盛的枝葉和強大的根系,有力地阻隔了來自鳴沙山的大量沙源向窟頂戈壁及窟區移動,為壁畫、彩塑及古建築創造了一個較好的保存環境。

    《生活時報》2000年11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