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因特網上的敦煌熱

    在敦煌研究院後面有一塊葬有29名敦煌學者的山頂墓地,它的對面就是著名的莫高窟。這些生前致力於敦煌學研究的學者死後也不願離開這片曾令他們魂牽夢繞的土地。

    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教授薩拉弗雷澤説:“研究敦煌學正在成為一種時尚。”包括她本人在內的一批專家正忙於將莫高窟裏的故事翻譯到因特網上。

    總部設在倫敦英國圖書館的“國際敦煌研究項目”機構已成立7年之久。該機構成員科林欽納裏説,國際社會對莫高窟的研究發展迅速,特別是在過去10年。

    像埃及學和死海古卷一樣,敦煌學引起全球學者的關注,他們希望通過研究敦煌學了解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國際敦煌研究項目”機構的時事通訊在全球各地已有上千名固定讀者,欽納裏認為在中國起碼還有上千名“敦煌學迷”。

    人們對敦煌的興趣源於一個世紀前的偶然事件,當年一位姓王的道士在清掃甘肅省的一處岩洞時發現了敦煌石窟中的一些書稿。中國保留了其中一半的書稿,其他約1.9萬件在俄羅斯,1.3萬件在英國,還有一些散落在另外11個國家。法國國家圖書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有敦煌書稿。

    日本道士治湟曾用10年時間研究敦煌書稿。日本人對敦煌石窟尤其感興趣。治湟説:“研究敦煌石窟能夠幫助我們尋找日本文化的根。”

    最初敦煌石窟令人著迷的地方是那些精美的壁畫,因此最初研究敦煌學的人也主要是一些畫家。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中國學者發現敦煌中的書稿更有意思。

    學者譚女士説:“現在敦煌學的研究已經達到一個新階段,中國很多大學都設有敦煌研究機構。”上月她參加了為期5天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100週年”的會議。

    敦煌書稿中有一些是逼真的贗品,其中絕大部分是佛經。治湟説:“只有很少一部分經書是從未見過的,實際上我只找到一部新的。”

    敦煌還有一些未解之謎,這是吸引新一代敦煌研究者的重要原因。譚女士説:“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敦煌這樣提供如此多的原始資料,這些資料的內容涉及古人各方面的生活,特別是日常生活、教育、稅收和婚姻等。”

    自王道士發現敦煌藏經洞以來,外國人拿走很多敦煌書稿,還燒燬了一些古跡,對此中國人一直耿耿於懷。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敦煌工作的范教授説:“我們認為這些東西是中國的,外國人不能拿走。他們應該把過去偷走的東西還回來。”

    

    香港《南華早報》2000年8月1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