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魯迅的熱鬧及其他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一百二十週年。關於魯迅的話題又空前熱鬧起來———其實魯迅一直是熱鬧的,生前如此,死後亦如是。

    正經的研究無法熱鬧,要熱鬧就得玩點手法。用什麼手法呢?一夜成名之類的秘笈中就有這麼一條:罵名人,尤其是罵死去的大名人———自己能一夜成名,而對方永無還口之力,所以最保險。或許因為這個緣故,針對魯迅的謾罵聲一直不絕於耳。

    這種謾罵據説從80年代就開始了。給我印象較深的是1998年,三位“新生代”作家發表一封公開信,稱“魯迅是塊老石頭……他的反動性不證自明。”“我們根本不看老一輩的作品,他們到我們這裡已經死亡。”“魯迅小説絕對比不上鬱達夫,他的雜文誰都可以寫。”

    近期的熱鬧則發端于《收穫》雜誌今年第二期“走近魯迅”專欄登出的三篇文章,對魯迅都有不同程度的貶損。其中,王朔的《我看魯迅》最能“煽情”,他説:“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迷信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們不能正視他。”“各界人士對他的頌揚,有時到了妨礙我們自由呼吸的地步。”“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説有世界文豪只寫過這點東西的。”

    每一次的謾罵、貶損,都會引得眾多喜歡魯迅的人出來辯詰、捍衛,於是文壇變得越發熱鬧。其實在我看來,這正中了對方沽名釣譽、名利雙收的計。我明知中計卻還要寫此文,不是為了回應,只是為了理清這樣三個問題:

    第一,魯迅是會被罵倒的嗎?要能被罵倒,那就不是魯迅了。生前,他不曾被陳西瀅、高長虹、蘇雪林之流罵倒,對死後被人罵也有先覺。在《憶韋素園君》中,他説:“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被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連死屍也成了他們的沽名獲利之具,這倒是值得悲哀的。”魯迅當然不會言行兩亡,所以他不必有悲哀。

    第二,魯迅是動不得的嗎?當然不是。魯迅也是人,且不是完人,當然允許別人批評,但應該是學理性的、建設性的批評。批評是為了前行,為了更走近魯迅、走近真理,而不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那些無厘頭的謾罵則不然。魯迅在《戰士和蒼蠅》中作過類似的描述:“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有幾個蒼蠅叫怕什麼呢?叫得再好聽,也仍然不過是蒼蠅叫,不會變成一首詩歌或一段名曲的。而且時令一到,“凍死蒼蠅未足奇”。所以,對付嗡嗡叫最好的辦法是不理———惟沉默是最大的蔑視。

    第三,魯迅需要捍衛嗎?如果是指“誓死捍衛”之類的話,我看不必。魯迅不是神,不是偶像,而是一個偉大、平實的作家。所以只要有他的作品在,有那些鐵骨錚錚的文字在,魯迅的地位就是無人可以撼動的。

    《人民日報》 2001年09月2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