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改編金庸 在港為橘在京為枳

    天氣真熱,張紀中領銜的《射雕英雄傳》更熱。滿天飛謠言,遍地選演員。今日的《射雕英雄傳》較之當年央視版《笑傲江湖》的炒作熱浪有過之而無不及。好不容易熬到了開機儀式,數百名記者雲集北京,場面之壯觀足可與劇中的武林大會相媲美。這份熱鬧是電視劇製作業的市場規律決定的,本不值得大驚小怪。誰讓金庸先生大名鼎鼎而內地明星們又都在娛樂新聞的風口浪尖上呢?在這裡想要探討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説究竟適不適合拿來改編成內地版的金庸劇集?

    ■讀得酣暢淋漓改得不得要領

    金庸的讀者遍天下。有一種説法: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説,這不是誇張。金庸小説的知音遍佈各行各業,但在內地影視業中,愛讀金庸者眾,但懂得怎麼改編金庸的人少。其實對於絕大多數暢銷書作家,如金庸、海岩、李碧華等等來説,最好的改編辦法就是忠實于原著。第一,因為這些故事的傳奇性和強烈戲劇衝突已被其圖書市場的暢銷所證明,只需將其視覺化就會非常好看;第二,這些暢銷書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已經深入讀者心中,是經受過欣賞習慣的考驗的,改編影視時隨意改變,如讓任盈盈進了妓院,只會倒了觀眾胃口。可是內地的電視製作人和導演往往忽視了這些規則,不屑于用鏡頭一板一眼地再現金庸的娛樂性,非要強加一些文化的深度或其他什麼的給金庸電視劇,結果只能是不倫不類。其實,金庸小説及其改編電視劇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種代表性産品。香港的電視劇編導論綜合實力和才華雖然未必趕得上內地同行,但他們生活在香港流行文化的氛圍中,並且熟悉這種氛圍,改編金庸自然得心應手。而從已播出的《笑傲江湖》到剛開拍的《射雕英雄傳》,內地電視劇製作者的大張旗鼓很有些不得要領。換個位置思考一下,你從香港找個導演來替趙寶剛導一把《過把癮》,肯定味兒也不對。

    ■演員自有本領未必適合金庸

    在創作觀念的差異之外,明星製造機制和環境的不同也決定了內地版金庸電視連續劇難以達入境版金庸電視劇的和諧統一。論演技,那一撥又一撥演過金庸戲的香港明星都難望周迅、呂麗萍們的項背,而且哪一個版本的港産金庸戲都難以構築像央視版《笑傲江湖》及眼下剛開拍的《射雕英雄傳》這樣嘯聚舉國明星的豪華陣容。但就是在這樣一種“簡陋”的條件下,運用港式明星製造法港版金庸戲推出了從翁美玲到李若彤這一代又一代的當紅電視明星。反觀內地版金庸電視連續劇,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屢屢把一些在金庸迷看來明顯不能體現金庸筆下人物精神的知名明星如許晴、李亞鵬等放在火上烤。不是説這些演員不好,而是他們未必適合演金庸筆下的劍客、俠女。

    

    在這方面,我們不能不佩服港臺電視製作人的獨具慧眼與造星神功。同樣面對改編金庸小説的電視劇,香港電視製作人是從觀眾的欣賞趣味和審美心理出發選演員的,所以才有翁美玲式的大紅大紫。而張紀中們則是從名氣和炒作的角度考慮人選,於是出現了呂麗萍和楊麗萍這兩位國寶級藝術家加盟《射雕英雄傳》出演女配角的匪夷所思之舉。對於《射雕英雄傳》這樣的電視娛樂快餐,兩位麗萍的出演稱得上是殺雞用上宰牛刀,快則快矣,只是有些不稱手。當然,要説炒作,她們的加盟倒是給了張紀中一個支點,足以撬起整個輿論的地球。

    ■改編金庸有橘有枳

    在改編金庸的問題上,從創作觀念的把握到選秀的機制,京港電視人和製作機構都有天壤之別。總的感覺正像橘生淮南為橘逾淮北則為枳,改編金庸在港為橘,北上則為枳。也許有一天,我們有了港式的娛樂産品生産環境和欣賞環境(不是無聊八卦的娛樂新聞生産環境和欣賞環境),再翻新金庸電視劇也不遲。

    

    《北京青年報》2001年8月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