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顧雛軍郎鹹平公案反思 經濟學界為何集體失語?

郎鹹平寒心了。

他大概沒有料到,就在格林柯爾的老闆顧雛軍正式對他提起公訴的第二天,曾經被他“炮轟”的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也進行了公開回應——他認為,郎鹹平關於TCL的財務分析以及由此産生的相關質詢是建立在不可比的基礎上的。

作為一位獨立學者,一方面要艱苦地作學術研究,一方面還要頂住官司纏身的壓力,他還能孤軍奮戰多久?

“到現在我惟一遺憾的是,整個經濟學界還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公開支援我,”郎鹹平曾對本報記者説,“我不希望自己孤軍奮戰。”

但是,這一次,國內經濟學界確實集體失語,他們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 也彰顯不力。

我們把國內的經濟學家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理論研究型,也就是通常説的“學院派”;第二類是商業型,效力於投資銀行的;第三類則是為政府和公共利益服務的。

第一類經濟學家,獨坐書齋,不願介入此事;第二類經濟學家,由於牽涉到特定商業集團的利益,也不願開罪其中一方;至於第三類經濟學家,既然服務於政府部門,也就應當謹言慎行,少開尊口。

在社會需要聽到他們的聲音的時候,他們保持緘默。所以,我們要敲打他們的社會責任,我們呼喚他們的學術良知。

其實,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肩負著更崇高的社會使命。

如果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不説謊話、不非法牟利而已,那他們作為經濟學家的公共知識分子,其價值就值得懷疑了。

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多數學者都不敢、不願、不會講真話,敢於説真話的少數學者卻無人贊同、無人喝彩,那又是怎樣的悲哀?

郎鹹平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敢於獨立地、負責任地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髮出自己的聲音。而這樣的學者實在太少了,包括前不久我們又痛失的一位——楊小凱。

現在,我們只希望這些獨立學者們都能得到應有的寬容和保護。(汪涵)

北京晨報 2004年8月20日


《中國青年報》:郎鹹平的質疑與瓜分“大飯鍋”
TCL集團回應郎鹹平質疑
《北京青年報》:跳出郎鹹平與顧雛軍之爭
顧雛軍狀告郎鹹平誹謗 香港高法已受理此案
郎鹹平認為這樣的MBO事實上是MBI
郎鹹平:論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
郎鹹平:質疑"改制上市就能提高效率"
專家表示:TCL分拆是掠奪投資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