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回應郎鹹平質疑

李東生以個人聲譽擔保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近日,香港學者郎鹹平在連續抨擊海爾和格林柯爾同時,對TCL集團(000100)的財務數據也提出了諸多質疑。郎鹹平利用電子行業排名來觀察TCL集團的經營績效,他認為從2003年的指標看,TCL集團凈資産收益率名列前茅,這合乎了以高凈資産收益率圖利的管理層大前提。但除此之外,其他的指標卻是矛盾重重。郎鹹平説,將個別公司的財務指標與同行業的公司進行比較是最容易發現隱蔽的問題的。舉例而言,如果在一個衰退的行業中,個別公司如果表現異常的好,那麼我們就要打一個問號,看看它是不是有可能造假。他還提出幾個疑點,希望TCL集團能給股民一個交待。昨日,TCL集團在與機構投資者交流見面會上專門對此進行了説明。

基礎數據不具可比性

公司董秘陳華明認為,財務分析需要建立在可比的基礎上,但郎所採用的基礎數據不符合這個條件。他説,首先是行業的數據不具可比性。郎鹹平採用的財務數據來源於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該公司將41家電子類上市公司的2003年報財務指標自動列表。陳華明表示,這些公司所從事的細分行業、産品都各不相同,因此財務數據也就不能簡單比較,比如從事電子元器件産業的賽格三星、彩虹股份、京東方、安彩高科、風華高科、寶石、超聲電子等公司與TCL集團是屬於上、下游的不同産業,41家公司中與TCL集團比較接近的只有康佳、長虹、海信等。陳華明進一步表示,TCL集團還就此比較數據的來源查詢了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在其網站已全面停止此類行業比較,該公司的答覆是“發現此類比較數據沒有意義,因而終止”。

陳華明認為,TCL集團是一家整體上市的公司,所有業務數據完整、透明,而其他很多都不是整體上市的,整體上市與非整體上市的公司之間也不具可比性。此外,他還説,TCL集團整體上市是在2004年1月30日,2003年報反映的是TCL集團上市前的數據,一個擬上市公司的數據與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比較,除了産品毛利率之外,其他的資産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負債權益率等指標基本缺乏可比性。

指標間無直接邏輯關係

對郎鹹平提出的三個疑問,公司也逐一作了説明。郎鹹平首先質疑,從行業排名來看,TCL集團如此低的毛利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排名在25),如何能創造出如此高的凈資産收益率呢(排名在3)。陳華明認為,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與凈資産收益率不存在直接的邏輯關係。他解釋説,主營業務利潤率(銷售利潤率)×凈資産週轉率=凈資産收益率,離開凈資産週轉率這個關鍵的環節無法得到主營業務利潤率與凈資産收益率的關係;其次,毛利率與凈資産回報率之間更無必然聯繫,其中的影響因素除了上述凈資産週轉率,還有期間費用率。另外不同産品的毛利率排名更不能推導出凈資産回報率的高低,不同産品的期間費用率同樣呈現不同的規律。他説,單純以毛利率去推導凈資産回報率是不科學的。

郎鹹平第二個質疑是,2003年TCL集團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居於26和31名。資産負債率居第35名(第一名的比率最低),而利息保障倍數居於12名,顯示TCL集團的財務風險是很大的。他希望TCL集團能夠解答他的疑惑———為何風險如此大的公司卻給股民創造出了極差的股票收益率(排名32),也就是TCL集團的股民承受了高風險低收益的不合理組合。陳華明説,股票收益沒有統一的計算指標。如果郎提及的股票收益率是指一定時期內股價的表現,則不能作為分析指標。他個人認為,流動比率、現金比率、資産負債率與股票收益率無法建立任何邏輯關係。陳華明還表示,不同行業、不同産品之間的流動比率、現金比率、資産負債率沒有可比性,且這些指標並無絕對標準。他舉例説,一家公司手裏全是現金,流動比率、現金比率排名絕對第一,資産負債率為零,股東無需承擔公司的任何風險,同時回報也是零。但是合理運用財務杠桿為股東創造價值正是公司管理層追求的目標。

郎鹹平認為,TCL集團的凈利潤增長率(排名16)和總資産增長率(排名23)只屬於行業中下等的水準,因此TCL集團應該是一個增長速度緩慢而未來盈利看淡的公司,因此股票收益率(排名32)就顯得比較合理。陳華明回應説,TCL集團2003年較2002年凈利潤增長率為34%,這樣的增長率應該不是中下水準,公司自己滿意,相信投資者也是比較滿意的,由此無法得到TCL集團是一個增長速度緩慢而未來盈利看淡的結論。此外,總資産增長率排名不能代表公司的增長率。總資産的增長可以通過負債的增加、發行股票等方式達到。

另外,郎鹹平還提到TCL集團上市前管理層獲得的股權獎勵的問題。對此,陳華明説,通過TCL集團招股書等公開資訊可以了解到,管理層取得的股權是TCL集團1997年-2001年“授權經營”期間,通過管理層與政府之間的協議約定,合法獲得的股權獎勵。管理層取得這部分股權程式合法,並取得了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在此過程中經過了獨立的專業機構的審計和調查。

公司董事長李東生在會上強調説,有些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在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管理層持股的合法性上,他可以以個人聲譽作擔保,並希望投資者以後再面對這類問題時,能記住他的承諾,相信他們。

(中證網)2004-08-1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