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創業板建設既要積極又要慎重

初夏的一個午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就如何逐步推進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逐步推進創業板建設,以及即將推出的深圳中小企業板塊在創業板建設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圳證券交易所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記者:您對這幾年來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狀況怎樣評價?

成思危:對於我國風險投資問題,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1998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民建中央提出的加快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的提案被列為一號提案,對推動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時我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是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建立一批風險投資公司,探索中國風險投資發展道路;第二步是建立風險投資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場在內的風險投資體系。

從現在的情況看,第一步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做到了。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有3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掌握的資金達500多億。第二步風險投資基金的建立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原來我們打算在起草“投資基金法”的時候,把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産業投資基金放在一部法律中進行規範,後來由於各方面的意見難以協調一致,最後投資基金法草案演變成了單純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現在有些地方實際的做法是通過變通的方式在搞風險投資基金。我想這樣也好,讓他們先做些探索,等積累了實際經驗、條件成熟時,再通過立法予以規範。儘管現在還沒有風險投資基金法,但是按照基金的管理思路,比如加大項目經理的管理許可權、培養中國的風險投資家等,這些工作都已在做。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場在內的風險投資體系,現在正處於積極推進之中。

記者:創業板的建設多年前就被人提出來了,可我們目前還沒有創業板,即將在深交所開設的中小企業板塊也還不是真正的創業板,您認為這樣一種設計主要是出於什麼考慮?

成思危:我要説明的是,風險投資的退出,在國外一般有兩條途徑:一是並購,二是上市。並購大約佔70%,上市約佔30%。在我國,大家對上市的熱情較高,個中原因,除了上市能帶來資金收益之外,主要因為並購之後原股東就難以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再就是我國的産權交易制度還不規範,定價機制對賣方不太有利。儘管上市不是風險投資退出的唯一渠道,但如果在我國設立了二板市場,就能起到提高投資者信心的作用,也有利於那些需要融資的企業得到有效的融資。

推進二板市場建設,一要積極,二要慎重。因為我國股市存在著過度投機,還存在著資訊披露不實、內幕交易和惡意操縱市場等問題,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很容易受到侵害,甚至其財富被變相地掠奪。所以,我一直主張對二板市場只能穩步推進。

為了穩步推進我國的二板市場,我也提出“三步走”的建議,為與前述“三步走”戰略相區別,可稱為“小三步走”。第一步是把發審委已經通過的小盤股集中起來,開闢一個中小企業板塊。由於不降低上市條件,各方面比較容易接受,且這部分企業的數量也不太多,上市對市場的衝擊不會太大;第二步是適當降低條件,逐步擴大這個板塊;第三步是條件成熟時建立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二板市場。

我注意到,現在有很多評論,把“板塊”和“板”混為一談。其實,“板塊”的條件並沒有降低,並且沒有獨立的指數和交易系統,這是“板塊”的概念;而“板”則有不同的條件、獨立的指數和交易系統。

對於二板市場的“小三步走”的建議,現在各方面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識。

記者:許多人有個疑問,您那麼積極贊成搞風險投資,為什麼不贊成馬上設立創業板?這其中是否還有對投資者負責的考慮?

成思危:的確如此。1999年的時候,國際上風險投資非常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也興起了風險投資熱。

我到一些地方搞調研,發現很多企業實際上是虛的,沒有自主的技術,場地也是租來的,管理團隊也不行,而且根本沒有3年的業績,不少企業是聽説要設立創業板以後才臨時拼湊起來的。這個時候開設創業板,可能開始時很熱鬧,但是最後會造成很壞的結果。所以,我當時不贊成馬上就開設創業板。我們要為廣大投資者負責,不能夠頭腦發熱,更不應將風險投資公司應承擔的風險轉嫁給股市中的廣大投資者。

記者:有人擔心,中小企業板塊會分流出資金,從而對主機板造成衝擊。對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看的,設立中小企業板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成思危:如果市場增量一下子放得很大,根據市場供求規律,必然會造成股市的下跌,但是資本市場又必須不斷地補充新的血液。因此我主張開始時只設立板塊。把發審委已經通過的約30-50隻小盤股集中起來,按每家5000萬股流通股計算,也就15-25億股,總量不是很大,我認為這對市場還不會造成太大衝擊。

這裡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國的股市與國外的還不太一樣,不能做到有進有出,所以,“小三步走”中的“第一步”不能將量放得過大,而且也不要求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設立中小企業板塊有利於發揮股市的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如果一些中小企業上市,投資者對它的期望和它本身的業績都不錯的話,就會買進一些績優公司的股票,而對於主機板中業績差的公司,投資者就有可能用腳投票,從而發揮股市優勝劣汰的作用。

記者:還有人擔心,深交所的中小盤股板塊開出來之後,會對毗鄰的香港創業板造成不利影響,您認為是否存在有這種不利影響?

成思危:影響肯定會有,但關鍵是影響有多大。現在的情況是,國內沒有這樣的板塊,所以許多國內的中小企業就到香港去上市。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問題,現在我國的企業加起來有20多萬家,其中已經進行各種不同形式股份制改造的企業也有6萬多家,已經上市的也就1300多家,進入中小企業板塊的更是只佔很小的比例。從上市公司資源的角度看,應該不會對香港創業板造成太大的影響。當然,深圳的中小盤股市場可能會與香港創業板形成競爭的態勢,但我想,市場經濟是鼓勵競爭的,通過競爭來提高效率,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應該鼓勵競爭,而不應當回避競爭。

記者:即將推出的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的模式與您當初提出的設想是否有差異?

成思危:與真正的二板市場相比,中小企業上市的“門檻”還是高的,是按現行的發行審核標準審核通過的,如此就可能有一些好的小企業達不到上市條件而被拒之門外,但這也是權衡利弊的結果。前些時候,大家比較擔心的一是這些上市企業的業績,二是上市的總量。也正為此,即將推出的中小企業板塊中的上市企業是嚴格按照主機板的上市條件來審核的,市場風險是能得到控制的;並且這些企業是發審委已通過的企業,總量不大。所以説,它還只是主機板的一個板塊,不是獨立的板,它離真正的創業板還有相當距離,是在創業板穩步推進過程中啟動的“第一步”。

另外,目前深交所的模式離真正的納斯達克模式還有一段距離。深交所現在保留了原有的上市公司,增量部分都被安排到上交所上市。所以,我提出,可以把深交所改變為納斯達克模式的市場,即一、二、三板都有的市場。現在可以繼續發展一板市場,就是在主機板中設中小企業板塊,等將來條件成熟後,把它獨立出來變成二板。二板中的好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還可以在投資銀行的支援下,通過杠桿收購進行重組,再到主機板上市交易。同時,還要建立櫃檯交易,那些退市的和不願意上市的企業,可以在櫃檯交易。納斯達克實際上是這樣一個由三個板組成的體系。

記者:在您看來,在深交所設立二板市場,還需要多長時間?

成思危:深交所何時能設立二板市場,目前實在不好估計,因為這要取決於許多因素。我覺得,通過努力,能夠在三、五年內實現這個目標,那就很不錯了。(記者 盧懷謙)

中國證券報 2004年5月18日


成思危:創業板市場有望邁出實質性第一步
成思危指出要在發展中解決股市問題
成思危:中國“科技板塊”為期不遠
成思危縱論資本市場熱點
成思危:中國金融改革面臨5大根本任務
成思危:全面推進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
成思危:中國股市有九大問題 個別市場操縱嚴重
讓股市恢復本色——成思危縱論調整期的中國股市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