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人民時評:個體戶數量為啥下降

百合

    近日,北京市出臺促進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條例。條例上有這樣一段話: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依法取得的生産經營場所受法律保護,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於生産經營活動的房屋,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遷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安置,使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産經營條件得到保障。雖然只是短短的幾行字,但京城百姓似乎從中看到了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希望,個體工商戶也隱隱約約明白,在北京做生意將來會少些搬搬遷遷而不得不撤的煩惱。

    現在,許多城市都在加緊城市建設和整治工作,不少街頭市場因“還路於民”而被整頓、拆遷,居民區附近的一些服務攤點也在環境治理中被取締。城市整潔了,小商攤卻越來越少,群眾為此常常發出生活消費不方便的感嘆。

    據國家工商局統計,2000年,全國個體工商業戶總戶數為2571.36萬戶,比上年下降了18.63%。其中,娛樂服務業和日用修理業下降了近30%。據分析,個體戶總量下降,並不是因為個體戶新開戶數量減少了,而是登出戶數激增。就拿城市環境建設整頓來説,由於有些單位只管拆,不管建,或拆得快建得慢,使不少個體工商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了經營場所,不得不申請歇業或登出。北京個體工商戶從1995年的29萬戶降到了24萬戶,就與因拆遷而失去經營場所有直接關係。

    有些管理部門覺得,現代化城市就應該有點“氣派”,而個體小商小販的存在就會帶來影響市容、妨礙交通等“亂”的問題。因此,從城市環境到愛國衛生再到小區治安,每次“運動”差不多都會牽扯和影響個體商攤的“生存”。有時一條街要“還路於民”,上百個個體經營攤位便就此“消失”。不少城市這些年對個體商攤“整”的時候多,“幫”的時候少。

    其實,個體戶的經營服務與百姓生活關係密切。比如家門口的小報攤、小菜攤、修鞋攤、水果攤等,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在一定時期內它的作用不可能完全被大型超市和百貨商店所取代。另外,個體經營也是解決城市就業的重要渠道。個體戶多是小本經營,不需要大的資金投入;經營項目以生活服務為主,不需要經營者有多高的專業技術。個體經營門檻兒低,對於文化水準不高、沒有多少積蓄、年齡又偏大的失業人員來説,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謀生立業的選擇。

    居家過日子,離不開家門口的小商攤。對個體經營服務,有關部門在“管”的同時,還要“扶”和“幫”。現在,北京市為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定了規矩,提出了不少鼓勵措施,可以説開了個好頭。但願其他地方的父母官也認真想想,如何扶持個體私營企業?政府還能為方便百姓生活做些什麼?

    

    人民網 2001年8月2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