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人民時評:修好渠再放水,如何?

王慧敏

    一個願賣,一個願買,按理説,該不是個問題,可問題偏偏就來了--由於鄭州市禁止農用拖拉機、機動車進城,致使中牟的農民因為賣瓜難,愁眉不展;也使鄭州的市民因為買瓜難,憂從心起。

    其實,類似的事情,不獨發生在鄭州,其他一些地方也都有。

    城市要加快現代化步伐,單從出發點而論,無可厚非。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拖拉機大街小巷嘟嘟亂跑,瓜皮菜幫隨地亂扔,任誰身居其間,能不覺著窩心?

    不過,飯得一口一口吃,現代化也得一步一步來,揠苗助長不行。案頭正好有一份介紹德國小城卡爾斯魯厄的資料,據上面説,那裏居民的購物半徑不超過一公里,500人的居民點就至少有一個功能齊全的超市。你看,如果我們的城市也有這麼齊全的功能,市民還會為了買幾個西瓜愣是跑十幾裏路嗎?常言説, 修好渠再放水。等我們建起了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商業網點,再去杜絕拖拉機進城,那該多好。

    一座城市,如果只有一個整潔的外殼,而沒有功能齊全的內涵,恐怕算不上現代化吧!我想,現代化,至少還應該具備這樣一條標準: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再者,現代化的城市,應該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功能更強。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農業的社會化程度還很低。不少國家,合作組織健全,社會分工明確,農民只管種植,至於運輸、銷售都由專門的組織負責。我們呢,很多合作組織還沒有建起來,從種植到運輸、銷售,哪一環不得農民自己操心?農産品賣不出去,農民一年的勞作不就全打了水漂?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在當下,解決農民賣難,是城市應該承擔的責任。再説,幫農民實際上也是幫城市自己,沒有農業的發展,沒有農民的小康,城市能現代化嗎?

    回過頭來,咱們還須廓清這樣一個認識:是不是説要解決農民賣難,城市必然會亂得一塌糊塗,或是城市要保持整潔就一定要犧牲農民利益?恐怕不儘然!這裡我舉個例子:同樣是面對農民賣瓜,西安規定,除早7點至晚8點瓜農不準進入市區外,其餘時間大開城門。如此,市民上班不堵車了,農民賣瓜也方便了,各安其事,各得其所。至於賣瓜帶來的環境問題,環衛部門在西瓜銷售區多設垃圾堆放點,並要求瓜農將瓜皮集中存放,城管人員不停巡視,如此,環境問題也解決了。

    看來,關鍵還是管理。只要管理上去了,秩序也好,臟亂差也罷,都能管得住。

    説一千道一萬,不能忘記了這樣一點:現代化只是手段,最終它是為人服務的。我們為現代化採取的任何措施,都不能同大多數群眾的利益相悖。江總書記"七一"講話中不是説了嗎,"我們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

    如何在加快城市現代化和方便群眾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 如何將長遠目標與目前實際結合起來考慮?許多市長恐怕都得面對這些問題。

    

    人民網 2001年7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