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國軍事戰略與世界安全

成曉乃

    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遺産就是認同意識和統一觀念,這是中華文明不朽的奧秘所在。中華文明賦予其軍事戰略的靈魂是保和平、謀統一、重防禦。中華民族對自己古老文明傳統的理解,從來沒有向外擴張的理念和使命。中華文明對自身文化和外來文化(如佛教、伊斯蘭教等)都能兼收並蓄,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象西方那樣持續幾十年上百年的宗教戰爭。但由於中國歷史上沒有孕育出自己的近代實驗科學和沒有産生近代民主政治,因而到了封建社會的後期,中國明顯地落後了,腐敗的封建政治體制和無能的軍事官僚集團在外敵人侵面前不戰而退、不戰而降;在對待軍事技術上,突出“道”與“器”之辯,重道輕器,忽視軍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由此造成軍事上的落後必然導致被動挨打。

    西方列強逼迫舊中國政府簽訂了數以千計的條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了多達180余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是令中國人民無法忘記的歷史屈辱;它使中國人民對於自己國家的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懷有至高無上的自尊情感,並且決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衛它。新中國成立以來所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歷次自衛反擊戰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處於世紀之交的中國安全形勢,雖然已不存在外敵大規模入侵的顧慮,也無需再做舉國應敵的準備,但現實與潛在的威脅仍然存在。

    外國一些對中國懷有敵意的勢力,不僅企圖分裂中國,而且宣傳“中國威脅論”,實際上是威脅中國論,就是不準中國為維護自己的主權作出努力。中國在部分邊境領土、領海被鄰國侵佔的情況下,堅持實行防禦戰略,謀求和平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和領土問題,這是中國戰略傳統與現實政策的體現。實現海峽兩岸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任何分裂勢力、任何外國干涉都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抗擊。

    冷戰時期世界政治主要靠軍事力量驅動,冷戰後主要靠資本力量來驅動,未來世界將主要靠技術——知識經濟來驅動,即地緣軍事取決於地緣政治;地緣政治取決於地緣經濟,市場決定戰場。超級大國謀求單極世界,其他國家推進多極化是國際鬥爭的一個焦點。本世紀末出現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趨勢,預示了21世紀初期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一超多強的局面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超級大國還可以在“領導世界”的夢想與承認多極利益之間進行迴旋。

    估計到21世紀中期以後,真正的多極格局和成熟的國際安全體系將逐步形成,絕對霸權將絕對衰落,並由此決定21世紀後期的發展走向。地區霸權主義和極端宗教勢力也將成為世界安全的一種威脅,並且有發展的趨勢。戰爭是實力的較量,和平與發展也是實力的較量。沒有正義的力量是邪惡的力量;沒有力量的正義是軟弱的正義。軍事因素在國家安全中仍佔有重要地位,以科技、經濟和國防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國際安全環境是在各國互動中發展的。多極化的過程也是力量組合的過程。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發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自身,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防強大,是周邊安全環境穩定的重要條件。世人終將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中國越強大越有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中國越繁榮越有利於亞洲和世界的發展。

    戰略是國家政治的表達而非感情的表達,但古往今來的戰略都與一個民族的哲學和使命感密切相關,並且凝聚著國家和民族所必需的生存鬥爭智慧。人類文明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時期,數萬年的蒙昧時期,數千年的遊牧與農耕文明,幾百年的工商經濟文明,現在人類又面臨一次大轉型時期,即由工業--機械文明向資訊--生態文明的轉變,與此相應的是,科學和科學哲學也面臨革命性的變革。歷史轉型時期也是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和實現歷史超越的關鍵時刻。對人類的所有文化遺産和所有的新知識進行梳理、概括、昇華與創造,用一種新的自然觀、科學觀、方法論和思維方式作為認識工具,這是時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動因素。

    現在各國都在不同起點平行向未來探索。有的學者預測,下世紀在強調學科聯合的同時,各學科本身也可能會有一種哲學化的傾向,哲學在各種學科裏得到復興,加上全球化和大時空的形成,意味著人類智慧的又一次全面大發展。這裡面當然包括對戰略思維、戰略文化、戰略傳統、戰略遺産等屬於戰略歷史哲學的問題總結、反思與引發。這是一種批判性的思考,旨在通過研究戰略歷史發展的邏輯、法則、動力和結構,並結合當前實際和未來可能的情況,揭示戰爭運動的規律,進而提出適應新時代、新戰爭的作戰指導規律,使之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保衛祖國的安全和實現最後統一作出貢獻。我們中華民族是富於哲學理性和戰略思維的民族,在21世紀必將大有作為。

     千龍新聞網 2001年8月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