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臺軍事關係空前密切 

    劉宏

    日前,台灣領導人在接受美國《華盛頓時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美國與台灣應增加軍事合作與交流。他説:“美國與台灣之間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因此,要建立軍事聯盟會有困難。然而,就軍事合作及交流而言,仍有許多改善空間。目前,雙方關係比以往良好並已獲得重大進展,但仍可加以提升。” 近年來,臺美軍事關係漸趨密切,美臺軍事關係有朝協作化、制度化方向調整的態勢。這種調整配合了美國全球戰略和美日同盟,對解決台灣問題將帶來更大的阻力。

    美臺軍事關係已越來越成為臺美關係乃至台灣問題的主要內容之一。自1979年中美邦交正常化後,美臺執行幾十年的《共同防禦條約》失效,美臺軍事關係則通過“與台灣關係法”和美國每年的對臺軍售等方式得到維繫。近年來,臺美軍事關係出現主要五個值得注意的動向:

    一、美軍幫臺軍進行戰鬥力評估。

    據島內外媒體披露,美方依序由空軍、海軍到陸軍有計劃地評估台灣防衛能力已有兩年曆史。美方按步評估台灣軍隊戰鬥力,認真仔細,而且當年根據評估結果所作出的建議與結論,也能立即反應在隔年的對臺軍售中。前年,美方評估臺空軍戰力,隔年便售予長程預警雷達與AIM120空對空中程導彈,並讓F—16戰鬥機具有對地攻擊能力。去年,美方評估臺海軍戰力後,作出今年向臺出售基德艦與潛艦等裝備。目前美軍正進行陸軍戰力評估,四月與七月兩回,美方必須等評估作業完成後,才能決定軍售裝備項目。

    二、美軍協助臺軍建立“電子戰”等新型、先進輔助兵種。

    為強化對抗能力,近來台灣軍方在美方支援下逐步重視發展電子戰能力。據報道,繼空軍建立的電子戰大隊外,在“參謀總長”湯曜明與“陸軍總司令”陳鎮湘的支援下,由美軍協助,臺陸軍致力發展指管通情與電子戰戰力已有兩年曆史,相關軍事投資預算至少達400億元新台幣。去年初,臺陸軍秘密成立機密單位“電戰營”,所有裝備與訓練均由美軍支援,美軍並以租借方式提供一組美現役最先進機動電子戰裝備,陸續還要交付5組。“電戰營”部隊基地設于桃園陸軍總部,直屬“陸軍總司令”,由美軍協助訓練。在通信方面,在美方支援下,臺“中科院”取得“跳頻”關鍵技術,從而使臺軍未來通信將由現在的“定頻”一躍為“跳頻”,大大增加戰時通信的通暢性。近日,台灣“國防部”已向“行政院”提出200多億的追加預算要求,雖然公開的理由是為了增加官兵待遇,以常理而言,這種完全可以在常規預算中編列的預算,根本不需要在追加預算中編列。因此,極有可能是為了今年的軍購而設置。

    三、美軍逐步推動臺美軍事指揮管理系統同一化。

    美軍正協助台灣建立陸、海、空三軍聯繫指管通情系統,這一系統並可直接與美軍相銜接。目前臺軍指揮機制方面,空軍是“強網”,海軍是“大成”,陸軍沒有,但“強網”由美方直接支援建立,臺“中科院”參與的“大成”技術落後於“強網”,兩者無法相聯,難以形成一個三軍統一指揮機制。而美方目前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在美方建議下,臺陸軍將以作戰區為主設立戰情指揮中樞,分別於龍岡、旗山等處的三個軍團司令部建立“戰術區域通信系統”。美方協助臺軍整合三軍指揮管理系統的計劃代號為“搏勝”,主要由美軍協助臺建構C4ISR、“數據鏈路”及整合指管通情與設計作戰模式,並解決防衛指管通情盲點。美方派遣的一個特別小組已進行半年多。由於全案複雜,目前已衍生出“搏勝一號”、“搏勝二號”等子計劃。臺“國防部”今年6月已核準投資。這意味著臺軍作戰指揮資訊不但陸海空可聯成一體,未來如有必要,臺美雙方也可以相聯,互通戰情。

    四、美臺軍事戰略層次會商機制運作暢通。

    美臺軍事接觸與對話渠道較多,除廣為人知的年度臺美軍售會議以及衍生的年度各軍種軍售磋商外,近日披露的軍事戰略對話層次更高、更具宏觀性。這一得到美國國防部證實的戰略對話會議是美臺間例行對話,過去4年臺美已進行七次類似會議,美方成員來自國防部、國務院、國家安全會議及太平洋美軍司令部,討論內容以安全與區域議題為主。今年7月19日開始的三天會議在蒙特利市“國防語言學院”舉行,稱為“Monterey Talks”。臺方由“副參謀總長”苗永慶帶隊參加,除軍方,“陸委會”、“國安會”也首度派人參加。臺美軍售會議重點是軍事採購問題,蒙特利對話針對有關臺軍政策制定、建軍方向等方面的戰略評估、作戰訓練和軍事合作等議題。《華盛頓時報》18日報導稱今年會議主要目的在發展出一套應變計劃,以使未來兩岸衝突時,美臺可進行聯合軍事行動。

    五、軍事人員培訓。

    美軍有制度性的接受台灣軍事學生計劃,學員涵蓋陸、海、空三兵種。同時,在美國對臺出售新武器後,美也幫助臺軍訓練操作人員。此外,由現任“戰略暨國際安全中心”副總裁坎柏主導的一項培訓計劃今年在美執行。坎柏是蒙特利計劃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去年剛卸下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去年6月訪問台灣時向陳水扁提出“台灣國際安全執行計劃”,得到陳水扁的支援。該計劃於今年6月4日在華盛頓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展開,為期兩周。參與受訓的台灣軍官共18人,由花蓮某少將擔任團長,其他軍官層級從少校到上校,來自各軍種,其中還有兩名駐美代表處的武官。主要討論區域與國際安全事務、全球趨勢變化、亞太區域格局、軍事戰略、“國家安全”、兩岸關係、軍事策略制訂、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關係、美國四年國防期程檢討等。美軍還安排許多重要軍事基地供台灣軍方官員參觀,其中包括美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美陸軍指管通情系統、美軍空中作戰中心、海軍和空軍資訊作戰中心、太平洋防衛司令部、陸軍兵工學校、美國國防大學等。

    臺美軍事關係密切化趨勢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整體考慮密不可分。這一整體佈置的核心是日美安保體制的強化。眾所週知,台灣當局的主要圖謀是想依附美國、日本,建立所謂美、日、台灣共同“安全網”。在前述亞太地區安全機制中,台灣當局特別關注美國、日本的角色。美國是台灣問題形成、久拖不決的重要因素,是台灣當局對抗統一、製造分裂活動的最大靠山。而日本不但與台灣在歷史、經濟、人員來往、文化、地緣戰略上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日本還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安全同盟。而美日國盟的強化更增加台灣台灣當局的期待。1996年4月,日美兩國首腦發表“日美安全保障聯合宣言”,一致同意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同年9月,日美安全保障協商委員會確認雙方將從平時、日本有事、周邊有事3種情況加強防衛合作。1997年9月,日美兩國政府發表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除維持原指針關於應付針對日本的行動外,擴大了日美合作範圍和強度,新增“周邊有事事態”方針。這是1978年“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訂立以來的首次修訂,是日美安保體制從雙邊軍事協議向冷戰後地區安全同盟機制的轉變。1999年4月-5月,日本國會通過了“新指針”配套法案,制訂了“周邊事態法”、修改“日美物品、役務相互提供協定”、修訂“自衛隊法”。其中的“周邊事態法”將亞太地區紛爭納入日美防衛合作範圍,企圖使這一同盟擔當類似北約在歐洲的角色,成為干預亞太地區事務的工具。雖然日美對“周邊事態”保持模糊定義,但包括前首相森喜朗在內的日本諸多黨政要每人平均表示台灣屬“周邊事態”範圍,即日美可利用該機制干涉台灣問題,從而使該機制直接威脅到中國的統一。

    布希新政府在強調加強對日關係的同時,並鼓吹美應與日本、南韓、澳大利亞建立更密切的防衛聯繫,增強“太平洋民主國家”對中國的地位。台灣當局則一方面改變台灣是“麻煩製造者”的形象,一方面大力宣揚所謂台灣不僅是穩定的機制,也是亞太安全與和平的最大支柱,不僅符合美國利益,也符合亞太各國利益,妄圖推動美日臺“安全共同體”。

    (本文作者劉宏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1年7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