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放鬆管制是金融改革突破口

記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究系列報告”中,有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部分是由您完成的,您認為,未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應當著重解決哪些問題?

王召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我國金融體制經過10年的改革與發展,貨幣政策獨立性和科學性有所加強,金融宏觀調節方式初步實現從直接調節向間接調節的轉變,對調節宏觀經濟發揮了重大作用。金融管制不斷放鬆,已經初步呈現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格局。目前我國宏觀金融調節的問題突出表現為貨幣政策獨立性不夠,金融管制放鬆仍然沒有到位,中小企業、農村地區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緩解。因此,未來金融宏觀調節體制改革應當著重解決這些問題。

記者:我們注意到,在最近國務院任命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新一屆組成人員中,沒有來自企業界的代表。作為經濟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的企業界,無法將自己真正對貨幣政策的需求直接帶進貨幣政策的最高制定部門,這樣制定出來的貨幣政策是否具有完全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王召:在以前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中有一個企業界代表,來自於原國家經貿委。但原國家經貿委是政府機構,是企業的監管者,無法真正代表企業界對貨幣政策的需求。而我認為,現在能夠成為所有各種類型企業代言人的最佳選擇是全國工商聯,因為只有全國工商聯能夠全面反映全國各類企業的呼聲,也即當前企業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貨幣政策環境,是緊還是松。全國工商聯的代表能夠進入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是非常必要的,它對貨幣政策的制定非常重要,可以使貨幣政策更加科學。

我們研究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發現委員會組成人員來自於政府部門、銀行業、學者、大區分行和企業界等方方面面。因為貨幣政策是促進宏觀經濟發展和穩定的一種手段,為了使貨幣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學,就一定要傾聽各個方面、各個層面的呼聲和訴求。與發達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相比,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突出表現為官員過多、學者偏少且任期過短,此外也沒有大區分行、企業界和銀行界恰如其分的代表。未來貨幣政策委員會人員組成結構應當優化,以加強其公正性、科學性。首先,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應當有2~3名大區分行官員,以充分體現來自地區的貨幣政策呼聲。過去,人民銀行大區分行在貨幣政策決策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很大程度上使我國大區分行體制流於形式。其次,未來貨幣政策委員會中企業界、銀行界的代表應來自全國工商聯、中國銀行業聯合會等相關行業組織,以便準確地反映有關各方的普遍呼聲。再次,應當增加貨幣政策委員會學者委員人數,即從目前的1人增加為2人,同時適度延長學者委員任期,至少任期不短于官員委員。

從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地位來看,目前僅僅是諮詢議事機構,權威性還遠遠不夠。未來貨幣政策委員會應當提升為決策機構,並通過規範的投票表決方式進行決策。

記者:當前放鬆金融管制,大力發展民營銀行的呼聲很高。但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聲音,就是擔心民營銀行的風險問題,您是如何看待民營銀行與金融風險之間的關係?

王召:發展民營銀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放鬆金融管制,廣泛建立民間金融。民營銀行由於起步時自身資金有限,通常只能和中小企業打交道,定位於為中小企業服務。這在我們國家是非常需要的。如果事實證明,民營銀行運作得比較成功的話,我國的民間金融,比如私募基金、民營保險公司等,還將會有一個蓬勃的發展。

至於風險和民間金融之間,我認為並不存在必然聯繫。有一個例子,我國的農民曾經自發組織起來創辦了農村合作基金會,從1983年到1991年,這種合作基金會迅速發展,提供了許多有效貸款,辦得很成功,但從1992年開始,由於地方政府的干預,逐漸衰落。所以,往往是各級政府機構、各級國有商業銀行以及與之相關人員的干預和參與,才使民間金融逐漸喪失其本質,進而釀成金融風險。因此,無論中央銀行還是銀監會,在未來我國銀行改革中都應解放思想,放鬆對民營銀行的準入限制,鼓勵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民間金融,也即群眾入股、民主管理,並且貸款行為不受政府行政活動支配。

記者:其實,除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外,我們可以將其他的銀行都稱之為中小銀行,在絕對數量上,我國的中小銀行已經不少,為什麼還要繼續發展中小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王召: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很難從大型商業銀行獲得貸款。而中小銀行自身資金有限,很難滿足大企業的貸款需求,通常只能和中小企業打交道。我國雖然有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11家城市商業銀行,449家正在營運中的城市信用社,35500家農村信用社以及郵政儲蓄機構,數量可謂龐大,但能夠為中小企業有效提供貸款的中小金融機構實際數量卻遠遠不夠。農村信用合作社數量很多,但壞賬也非常多,歷史包袱非常嚴重,有效資金並不多。現在真正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服務的只有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但這個數量太少,因此,我國當前迫切需要發展更多的中小銀行。而發展中小銀行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放鬆金融監管。

此外,我還建議成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中小企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吸納就業的中堅力量,但其先天不足卻造成不易獲得銀行貸款。因此,世界各國對於中小企業都“格外關照”,成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緩解其貸款難的矛盾。雖然我國政策性銀行體系已經建立,但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業務範圍顯然並不包括中小企業,而另一家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開發銀行對中小企業也投入不多。因此,建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完善我國政策性銀行體系勢在必行。由於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屬於政策性銀行範疇,因此它的成立將能體現出國家對中小企業發展支援的傾向。(記者王擎)

中華工商時報 2003年9月17日


央行之憂:在計劃與市場之間徘徊
胡祖六:一次性解決銀行問題
易憲容:重塑金融監管的理念、方法與制度
金融改革任重道遠
袁鋼明、魏加寧聚焦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
晏丹: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分析
皮建才:轉軌經濟之金融監管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