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文:資訊化與我國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李繼文

    以資訊化推進産業結構的轉換和升級

    發達國家的資訊化,是在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一方面他們具有由傳統産業過渡到資訊産業的經濟力量和準備時間;另一方面他們的資訊化得益於傳統産業的弱化——在傳統産業衰退的情況下,根據産業投資支出的加速理論,將導致資本由傳統産業的加速退出,其中可轉移的部分將主要轉向資訊産業;同時還可以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的積累部分向資訊産業傾斜來實現要素的間接轉移。而我國在工業化和資訊化“雙峰逼近”的背景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以弱化傳統産業來實現資訊化,否則就意味著“揠苗助長”;但若完全按照發達國家那樣先實現工業化,待工業化完成後再過渡到資訊化,也是不成的,因為這只會使距離越拉越大,使我們永遠落在人家的後面。那麼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最好的方案就是將工業化和資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資訊産業化與産業資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裡,我們著重來談一下傳統産業資訊化的問題。

    産業資訊化,是指用現代資訊生産力去武裝和改造傳統産業的過程。它雖然並不能代表資訊化的全部過程,但對於目前的我國來説,卻是實現資訊化的最佳途徑之一。有必要指出的是,這裡所説的傳統産業,並不僅僅指傳統工業,而是指整個傳統的第一、第二、第三産業。

    (1)第三産業資訊化——題中之義。一提起第三産業,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一般的商業、服務業等。而按照本文的觀點,儘管第三産業泛指除農業、工業和建築業以外的其他各業,但正如第一産業(農業)以種植業為其典型代表、第二産業(工業)以製造業為其典型代表一樣,第三産業(廣義的服務業)也有一個典型代表,這就是上個世紀中後期以來逐漸形成的資訊業。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説第三産業資訊化是實現資訊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應該看到,雖然我國的産業結構高度化水準還較低,第三産業所佔的比重還不大,但現實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不能以犧牲第一、第二産業來換取第三産業的發展,而且也不能以犧牲傳統服務業來換取資訊業的發展。而必須在全面推進的基礎上有重點地提高。全面推進,就是要廣開第三産業的就業渠道,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潛力,以補上我國傳統服務業發展不充分這一課。比如説,民辦教育雖方興未艾,但目前教育産業上的“供不應求”還十分明顯,尤其是近年來大量民工子女求學難的問題愈益顯化;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對各種公共服務和家庭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房地産、旅遊、文化消費等方面的巨大潛力都還遠未釋放出來……這意味著傳統服務業的發展在我國具有很大的空間。但發展第三産業決不能僅僅滿足於在這些傳統服務業上作文章,還應有步驟地積極推進諸如電子商務、數字視聽、網路金融、最新型行動通訊等資訊服務業特別是網路服務業的發展,並逐步地使其成為第三産業中的主導者。

    (2)第二産業資訊化——當務之急。在我國,儘管經濟運作已出現了某些轉機,但目前仍處於嚴重的産品過剩、生産能力閒置狀態之中。覆蓋全國範圍的巨大買方市場,使得傳統意義上的“長線”、“短線”變得模糊起來,因為幾乎原有工業的所有産品都處於或接近於“過剩”的狀態。一提到産品的“過剩”,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起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給出的藥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最基本的調節工具。但是,財政政策也好,貨幣政策也好,最起碼的適用條件就是市場經濟。而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只是剛剛基本建立起初步的框架,距離真正發達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要加緊進行市場化改革、爭取早日建成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外,重要的還在於運用資訊技術等高科技進行固定資本更新和産品創新,依此推動産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從理論上看,不僅康得拉季耶夫的長波理論、馬庫森等人的産品利潤週期理論和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等,對市場經濟週期性運作中技術創新所具有的獨特作用進行了強調,而且馬克思關於大規模固定資本更新是資本主義社會從産品過剩的危機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的原理,同樣適用於一切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同樣適用於我們的今天。

    從實踐上看,嚴重的産品過剩和生産能力閒置,是與設備老化、工藝陳舊、技術落後、産品單一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以作為“工作母機”的機床為例,在我國目前機床的擁有量中,標誌著工業現代化水準的數控機床,只佔1.9%,而日本早在1994年就已達到20.8%。尤其是老工業基地,在這一點上,十分突出。其最好的出路之一,便是進行固定資本更新和産品創新。

    問題是,固定資本更新也好,産品創新也好,決不能搞那種低水準的重復作業,決不能亦步亦趨地跟著別人跑,也不能僅僅滿足於眼前的一時利益,而應緊緊把握住高科技發展的趨勢,力求在高科技的運用和創新上來一個較大的突破。要把資訊技術盡可能地運用於進行固定資本更新和産品創新中來,以此推動産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比如説,積極推動企業的資訊化管理和網路化經營,大力搞好“光機電一體化”的技術改造,提高産品加工程度,延長産業鏈,實現製造業的自動化、網路化、柔性化、整合化等等。否則的話,就有可能因技術基礎之薄弱而導致我們長期落在別的國家的後面。

    (3)第一産業資訊化——前途所在。我國至今仍未擺脫“農業大國”的烙印。而工業化不僅包括工業自身的發展,也包括農業的工業化。按照發達國家的發展道路,農業的工業化是按下面的順序不斷走向深入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現在,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農業也相應地走到了資訊化的階段。這無疑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形成了新的巨大挑戰——我們還在傳統的農業經濟條件下為吃飯、溫飽、小康等問題而大傷腦筋,世界農業卻正在發展到一個史無前例的新境界;我們還在以傳統方式進行著“小打小鬧”, 世界農業卻正在走向更加高度的社會化;我們還在以粗放的方式進行著掠奪式經營,世界農業的發展趨勢卻要求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些,都在警醒著我們:如果我國農業落後的問題不解決,那麼會及其嚴重的扯住工業化、資訊化的“後腿”!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讓農業成為扯住工業化、資訊化“後腿”的“累贅”,相反,使其成為我們進行工業化、資訊化的“主戰場”。出路就在於加強農業科技進步,尤其是加強農業資訊化的科技進步。

    我國農業和石油、煤炭等行業一樣,在相當的程度上是以其資源狀況作為依託的。人所共知,隨著資源儲量和資源利用邊際收益的遞減,這些資源性産業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境況。但是,如果我們依靠科技進步,雖然同樣是依託于資源優勢,卻是由原來的以採掘為主變為以精深加工為主;由原來的粗放式經營變為集約式經營;甚至由原來的勞密型或資密型變為智密型或知密型。以農業為例,逐步實現運用電子電腦進行農業生産、農業經營管理及其農業資訊服務等,通過農業遙感技術進行農業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農作物估産和病蟲害探測……無疑,這對於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説,其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以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資訊化

    儘管資訊化是産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但資訊化本身也對産業結構有著較高的要求。

    首先,資訊化是産業結構高度化達到一定水準時的産物。經濟發展史的內在邏輯告訴我們,在産業結構高度化水準較低的情況下,資訊化的全面推進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而只有當第三産業已經逐步佔據統治地位,資訊化才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躍遷。對此,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是資訊技術自身的發展要以第三産業的發達作為基礎。按照通常的産業分類法,科技産業本身就是第三産業中的一個分支。而已有的科技産業的發展狀況及地位,勢必對以現代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或消極的作用。尤其是,高科技並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技術,它體現了科學、技術、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高度融合。在當今的高科技時代,不僅技術以科學為基礎,而且一方面科學技術已經高度社會化了,如從過去單一性的研究項目過渡到高度綜合性的研究項目、從過去科學與技術單獨性活動過渡到二者緊密結合、從過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完全獨立到相互滲透和借鑒、從國內獨立研究開發到國際間聯合研究開發,等等;另一方面高科技還體現了科學與經濟、社會的高度融合,它是以具有巨大社會經濟效益潛力的科技成果物化為主線,居於世界範圍科技一經濟競爭中制高點的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它産生和發育于當代科學研究和生産發展以及國防、軍事、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協同發展之中,它更強調的是其功能,是經濟的、社會的和生態的高效益性,因而也可以説是一種超科技概念。顯然,在一個不甚發達的科技産業的環境下,高科技的發展是難以持續的。

    二是資訊産業化的實現要以第三産業的發達作為依託。資訊産業化不同於一般傳統科技的産業化,其實現過程往往較為複雜。例如,縱觀世界高科技産業化的發展,高科技企業的生長和發育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地帶開始的。這些地帶有的是自發形成的,有的是政府或有關機構創建的,但共同的一點,就是都以實力雄厚的大學或科研機構為依託。這正是高科技及其産業所具有的高智力特徵的一個表現。又如,很多高科技企業的誕生和成長,是通過“孵化器”或“高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的扶助的,其功能主要就是為高科技企業的創辦和成長提供必要的指導性管理、政策諮詢主其他綜合服務。説明資訊産業化的實現,必須要依託于一個較為發達的第三産業。

    其次,資訊化要以傳統産業的雄厚實力作為基礎。且不説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人類都離不開衣食住行,從而離不開第一、二産業的發展;而僅從生産的角度來看,就可以充分説明問題——以現代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的産業化,不僅不能擺脫傳統工業而獨立實現,反而必須以相當水準的傳統工業作為基礎和後盾,否則將難以持續。

    再次,資訊化要從傳統産業的領域開拓廣闊的市場。眾所週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訊化要以現代資訊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作為前提;而現代資訊商品若不具備一定規模的市場,也是難於形成産業的。那麼市場在哪?國際市場,當然是應當努力打進去的方向之所在;但由於我們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所以除了一些較有優勢的項目外,並不是近期輕易地就能打得進去的。所以必須同時著眼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尤其是充分挖掘具有十二億多人口的巨大國內市場的潛力。

    總之,資訊化的推進,必須以既定的産業基礎作為依託,必須從傳統産業改造中開拓市場。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我國資訊産業的迅猛發展,許多人寄希望於能夠在尖端的IT産業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並進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這種願望固然是好的,但一國最有競爭力的技術結構、産業結構在相當的程度上決定於該國的稟賦結構。我們在資訊産業的發展上,也應該遵循比較優勢原則,重點發展我國具備比較優勢的軟體和部分硬體,努力消化吸收國外比較成熟的先進技術,並加以改造,使之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好的資訊服務,真正提高我國各個具有比較優勢的産業的效率和競爭能力。從而,在工業化與資訊化的有機結合中,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後來居上。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

    《中國經濟時報》 2002年9月28日


基礎産業由弱變強 三次産業結構呈現新格局
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啟恒:中國資訊化應用有待開拓
部分院士呼籲“資訊化”打牢基礎
經濟日報:資訊化對世界500強意味著什麼?
中小企業資訊化如今火候到幾分
吳基傳:中國應有效利用資訊技術改造産業結構
中國追求市場經濟化和産業結構合理化
未來五年産業結構調整規劃公佈
曾培炎説,要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
朱鎔基:大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