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今年夏天,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收治了6名小病人,而他們住院的原因卻令人心寒——自殘。在浙江 的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青少年自殘行為發生。這些十幾歲的孩子的驚人舉動讓許多從事兒童心理工作的專家大為吃驚。他們呼籲:家庭和社會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杭州13歲的少年小強(化名)剛上初一,一到暑假就成天想著出去玩。可父母因為他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要求他少出門、多看書。這本來是司空見慣的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被父母寵慣的小強卻大發雷霆,扔下一句“不讓我出去玩我就死給你看”以後,一頭就往墻上撞,嚇得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儘管沒出什麼事,但父母卻怎麼也想不通,這孩子的心怎麼這麼狠呢?

    其實,今年暑假像小強這樣“狠心”的孩子還有三四個,他們也都是父母未滿足諸如“買電腦”之類的心願,便砸了電視機,或是站上陽臺威脅父母説要跳樓。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的行為不能自控,而表現得近乎瘋狂?中國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理事,杭州第七人民醫院兒童心理研究與治療室主任朱曉華醫師分析認為,十三、四歲的孩子是一弱勢群體,生理、心理的發展還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關愛、師長的重視、同學的友誼。同時,他們又正處於身心的斷乳期,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人生觀,可以獨立面對社會,做自己的主人。她説,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變化,對待孩子仍採用包辦、干涉、指責的方式,並且認為這是關心、幫助他(她),那麼由此帶來的往往是孩子的膩煩和反抗。他(她)們會認為這是對他人格和自由的打擊,並隨之出現焦慮、急噪的心態,産生“情感危機”,從而導致行為的不能自控。

    浙江省婦聯兒童部部長繆建雲將癥結歸於家長偏向於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視品德教育。有些人對子女溺愛、嬌慣,甚至採取有求必應的做法。一旦不能滿足要求,“寵”慣了的孩子就會以撒嬌、耍無賴,甚至自殘的方式“要挾”父母。繆部長認為,家庭對孩子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也是造成自殘現象增多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應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來解決。”繆建雲部長告訴記者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11歲女孩,別的什麼都好,就是很會花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母就告訴她,家裏的錢都放在一個地方,家庭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取用,只是要把每筆錢的用途記錄下來,供其他人監督。幾個月後,女孩不僅沒再亂花錢,還指出父母在用錢時的不當之處。

    通過參與家庭的經濟管理,孩子不僅可以學會理財,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還能培養他(她)成熟的心理,讓他(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正在走向“人”的人。

    另外,家長要注意糾正自己的不端行為,否則,將會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16歲女孩小莉(化名)的父母為了離婚而經常吵架,有時吵得不可開交。小莉由於難以忍受,竟然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表示抗議。幸好被父母即使發現,才沒有危及生命。

    朱曉華醫師對小莉的行為感到極為痛心。她説,即使是16歲的“大孩子”,仍是家庭中最敏感、最易受到傷害的個體。家庭的任何矛盾,如父母爭吵、關係緊張、甚至離異,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為了緩和家庭的矛盾,引起父母的注意,大多數孩子都會以哭鬧、不吃飯等形式錶示抗議,而少數一些走向極端的孩子,就會採用自殘的方式。小莉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已經從焦慮型轉變成憂慮型的病態心理,認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沒有意義,活著已經沒有興趣。

    目前這種現象在社會上時有發生,朱曉華醫師和繆建雲部長希望通過記者向社會呼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提倡家庭民主,相互尊重,加強親子溝通,通過“俯下身來和孩子一般高”的方式平等交流,這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礎;還孩子自由的空間,培養其堅強的個性特點是培養健康心理的目標。

    這種青少年的自殘行為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據了解,浙江省婦聯兒童部、教育廳已建立了各級社會型的家長學校,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進行針對性教育。到目前為止,中小學、幼兒園的家長學校的辦學率已達80%以上,合格率為70%,各縣市的新聞媒體有95%開辦了與青少年家庭教育有關的欄目。

    同時,學校、社會對於有多動症、學習有問題的孩子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幫助其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有了心理上的異常表現要及時與心理醫生聯繫,及時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新華社 2002年09月0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