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青少年登山夏令營側記:架起心靈的橋梁  

     在剛剛結束的2002海峽兩岸青少年登山夏令營活動中,30多名青少年營員從天山的天池出發,徒步登山行進,每天要走6個到8個小時的山路,最後到達海拔3600多米的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登山活動猶如孩子們在內心架起的一座橋梁,連通了他們天真無邪的內心世界和渾厚深沉的自然境界,也讓海峽隔離的同齡人,變成了知心難捨的朋友。

    高山的境界是讓人崇拜的境界

    在登山的過程中,一些同學被勞累和高山反應折磨得疲憊不堪,但是登山的體驗,帶給他們巨大的衝擊,讓他們的情緒激動不已。

    抵達大本營後,14歲的張文撥通了台灣的電話,聽著電話裏父親的聲音,她忍不住哭了起來。她説:“我一直生活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之中,來新疆之前,父親希望我能在這裡感受心胸開闊的境界。登上高山以後,眼前的原野和峰巒一眼望不到邊,我真的感受到了父親交代我要體驗的那種境界。

    “登上大本營的時候我感到很害怕。自己第一次走了那麼遠的路,到了那麼高的地方,而且在大本營宿營的地方,有人攀登博格達峰時喪失了生命。”

    迪裏努爾是烏魯木齊市第二中學高三年級的一名學生,從風景如畫的天池,到冰川倒挂的博格達峰,她與張文一起搭建帳篷,互相照顧,體會登山的艱辛和樂趣。在大本營附近的冰湖旁邊,迪裏努爾欣賞到了雪山與陽光組合而成的美感。

    關於博格達峰名稱的來源有一個傳説:哈薩克族的英雄博格達一次外出後,再沒有回來,牧民們相信他一定登上了天山中這座險峻的山峰,所以不再回到他們當中。為了紀念他們的英雄,這座山峰就被命名為博格達峰。

    迪裏努爾説,人在冰山的腳下,就會對博格達峰的境界無限崇拜,如果下輩子能夠選擇,她願意做博格達峰的頂峰,讓世人無限地崇拜。但是她又説,勇敢地攀登這座山峰的人們,包括那些在這裡獻身的人,都是她崇拜的對象,這次登山活動對她的考驗,也增加了她迎接每個挑戰的自信。

    伴同夏令營營員參加完所有活動的新疆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南國桓説:“在親身體驗登山的過程中,兩岸的青少年朋友學到了書本上學習不到的東西,必將對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産生深遠影響。”

    “兩岸山通 友誼永存”

    在夏令營活動期間,有兩個人的名字不被大家使用,而是用了其他的“代號”:一個是活潑可愛的維吾爾族姑娘迪裏都斯,她被大家喚作“嘰裏咕嚕”;另一個是年近70的中華台北山嶽協會副秘書長張玉龍先生,大家稱他為“老大”。

    這兩個人被海峽兩岸的營員共同承認為夏令營中的核心人物,“嘰裏咕嚕”常常能夠調動起夏令營中的活躍氣氛,而“老大”作為登山運動的老前輩,不僅給大家傳授了許多登山和野外的生活知識,而且用他的風趣幽默感染著全體營員戰勝困難,勇敢向前。

    其實,不管是“嘰裏咕嚕”還是“老大”,他倆能和所有的營員融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夏令營為兩岸營員們創造了交流和了解的條件,在相互協作和幫助中建立起了融洽的友誼。正如來自台灣的營員魏嘉萱所説:“雖然登山很苦、很累,但是也很幸福,幸福是因為我們都是同胞,相互噓寒問暖,相互協作幫助,在融洽的氛圍當中體驗大自然、認識大自然。”

    中華台北山嶽協會理事長黃宗和先生在活動結束後向所有營員發出祝願:兩岸山通、友誼永存。讓台灣的同學們來到內地,看到兩岸同宗同源的血脈之親,了解祖國秀麗河山,正是兩岸主辦者的初衷。張玉龍先生説,再過10年、20年,這裡的營員都將是兩地社會中的精英,他們從小就通過各種方式增進了解,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閉營儀式結束後,營員們在歸程中一起唱起了《朋友》這首歌,歌聲中流淌的是濃濃的真情和深深的依戀。(高峰)

    

    新華社 2002年8月22日

    


網上進行性教育 青少年性教育網站將開通
中國蓬萊“和平頌”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開幕
為期六天的海峽兩岸青少年登山夏令營閉營
讓青少年立志愛科學——日本實施超級科學高中計劃
全國青少年法律學校“暑期社區行”活動豐富多彩
檢察日報:“激情”犯罪,衝冠一怒為哪般
青少年變聲期應注意什麼
青少年犯罪、毒品、暴力搶劫困擾台灣民眾
讓孩子感受“牢裏生活” 污點教育火了拘留所
全國青少年網上主題攝影徵文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從“為人民服務”到“掙大錢” 青少年的理想變了嗎
中國青少年足球調查報告:庸醫危機 草皮危機
法國華裔青少年汕頭夏令營活動豐富多采
相見時難別亦難
政府能為流動兒童教育做些什麼
開展青少年法律學校“暑期社區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