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周其仁:新經濟要求進行全方位改革

周其仁

    支撐新經濟的發展有三個重要因素:對資訊技術進行大量投資;經濟主體的重組處在高度活躍的狀態;持續進行國家管理市場方面的改革。這三個要素相輔相成,激活這些要素的改革須全面啟動。從美國近幾年的經驗來看,所謂的新經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源自傳統經濟。前蘇聯解體後,美國軍工企業大量縮産,失業、倒閉隨處發生,經濟結構面臨一個艱苦的調整過程。但是,並不是有困境就一定能夠找到出路。擺脫困境需要一些條件,否則難以踏出一條新路來。中國經濟現在也面臨著傳統經濟結構帶來的增長困境,就業不足,增長減緩。如何突破限制,爭取經濟的持續增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借鑒美國在傳統經濟結構裏逼出一個新經濟的經驗。 

    有三個重要因素對美國新經濟的産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個因素,對資訊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這是美國領先的一個領域。統計資料顯示,90年代以來美國的非政府投資的30%投入資訊技術。我們知道,資訊産品的基本經濟特性是可分享性。一杯水,我喝了你就喝不成,但是一條有經濟價值的資訊,我知道了並不妨礙你也知道,甚至不妨礙千百萬人都知道。不過,有經濟價值的資訊在全社會的傳佈也並不是完全沒有代價的。一方面,提高人們處理資訊的能力需要投資,包括教育的訓練,也包括資訊的整理、存儲和調用;另一方面,資訊的大規模傳輸對於傳統技術來説過於昂貴,而投資資訊技術可以大大降低社會利用有經濟價值的資訊的成本,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輕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另外,分工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運轉的協調成本上升,其中資訊成本佔據相當部分。所以,大規模投資資訊技術,可以幫助一個經濟提高資訊處理能力,用很低的成本大規模傳輸資訊,並降低經濟活動的協調成本。美國從傳統經濟的突圍中對資訊技術大規模投資,使其成為世界上資訊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個因素,經濟組織的重組處在一種高度活躍狀態。80年代美國經濟重組的力度非常大,資源要向新的經濟方向配置,非大刀闊斧重組原有的經濟結構不可。美國好像是天下最不怕關停並轉的地方,鋼鐵舊都匹茲堡在10年內減少就業80%;AT&T有過三年減員100萬的紀錄;矽谷企業的破産、重組以及人員的流動,更似家常便飯。重組的最重要意義就是振奮企業家精神,如果已經掌握資源的“老闆”不能很好地利用資源,市場就會淘汰他。80—90年代美國的重組發生在各個領域,它不是發生在技術層面,而是讓資源流動到更能對市場潛在盈利機會作出反應的企業家手裏。

    第三個因素,是持續進行管制改革。美國最早放開對電訊、電力、基礎設施、水、金融系統的管制,消除行政性壟斷,增加市場競爭,給新的經濟力量提供廣闊的舞臺,這是新經濟的一個最重要的制度基礎。 

    上述三個因素相輔相成,“湊”成一個新經濟。其他因素當然也起作用,比如強大的資本市場。唯獨沒有起過作用的,就是無論美國政府還是美國專家,都沒有事先“規劃”過新經濟,也沒有什麼“産業政策”,主觀決定什麼是主導産業,並加以人為的扶持。在某種意義上,是市場的自發秩序生成了生産率驅動的經濟增長,通脹率比較低而就業率又比較高,“新經濟”只是一個事後的概括。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經濟增長方面較好的成績。但現在可以看得清楚,要在傳統經濟結構的基礎上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現在仍然需要在傳統經濟結構的困境中尋求突圍的機會,找新的東西。傳統經濟千絲萬縷,涉及眾多既得利益,不得不謹慎處理,但對新的苗頭、新的機會要抓得住,不讓新的出來,舊的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對新的、活躍的經濟部分不能管制太多,因為還沒完全看清楚。可以先讓民間動手幹,幹後有利有弊,再通過程式立法來限制弊端。有了透明的、可預期的、簡明的法律框架,人們的經濟行為才能大致對頭。短期行為和超短期行為不是因為人太壞,而是因為約束不對頭。都説新經濟是知識經濟,依賴於知識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發現替代品,但是社會大規模利用知識推動經濟增長是有條件的。尊重人、尊重知識、鼓勵創新、鼓勵創業,光喊口號不行,需要整個社會的體制,包括教育和文化觀念、政府行為的一系列調整,否則出不來“矽谷”。精神很重要,企業家精神、創業精神、科學精神,要這些精神高度活躍,就不能搞左批右審的制度,做什麼都要先問“上面”,不問就不能動。目前,中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新經濟,要大規模的科學知識發現、發明來減輕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我國經濟增長加在自然資源上的壓力比美國要沉重得多。特別需要抓住新經濟的機遇。我們相信,轉型都是“逼”出來的,原來經濟要是好好的,誰願意轉型,承擔新的風險?現在看清楚傳統經濟結構的路越走越窄,只能背水一戰。 

    (作者係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人民日報》 2000.11.06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