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資本殺入乳業 三大巨頭南征北戰  

    日前,新希望即將與青島奶業總公司合作的消息不脛而走。該公司辦公室有關人士證實,雙方已經簽訂了意向協議書,待青島奶業總公司改制完畢,即可進行正式合資。而此前,光明“追求”青島奶業總公司已經多年,與此同時,光明乳業在西南市場對華西和天友的並購戰中也敗給了新希望。

    初出茅廬的新希望這一系列並購仗打得國內乳業老霸主光明都十分無奈。

    8月8日,劉永好帶領的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4621.683萬元,持有46.217%的股份,成為重慶天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次日,新希望又出資4400萬元,整體收購介入華西乳業不足一年的大股東四川國投在華西乳業中的股權;同時,另外三家股東的股權也被新希望收購。至此,新希望持有華西乳業全部股權的53.86%,成為第一大股東。

    同樣在8月,新疆德隆乳業集團與新疆農墾乳業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新的農墾乳業。

    乳品市場新人輩出,而來自民營企業的黑馬鋒芒初露,無疑已經開始威脅老巨頭的霸主地位。

    民營資本初露鋒芒

    有中國首富之稱的劉永好目前正在爭取把新頭銜———中國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首席主席變得名副其實。據了解,新希望將在乳業上規劃投資10億元,拉動20億-30億元的存量資産,使乳業企業年銷售額達到50億-60億元。在一年內通過資産重組,使新希望麾下擁有8-10家乳品企業,作為新希望乳業的第一個産業群。

    先是四川華西,緊接著重慶天友,中間還夾著瀋陽輝山,民營企業家劉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馬不停蹄地奔在乳業發展大路上。對重慶天友乳業的收購使得重慶82.3%的乳品市場份額歸入新希望旗下。而作為華西乳業的第一大股東,新希望又一舉將成都市場攬入懷中。瀋陽輝山乳業是瀋陽市的重點企業,近三年進入高速成長期,主營業務收入分別以1.1億元、1.9億元、2.9億元逐年遞增,當瀋陽市政府考慮為輝山乳業引進新鮮血液的時候,新希望成了接觸輝山乳業的第一家。今年4月12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為合資一事專程趕到瀋陽。雖然最終結果是敗給涉足房地産、農業等領域的投資公司美國隆迪國際公司,但新希望乳業帝國希望定都瀋陽,從而與其他大集團形成鼎立之勢的雄心壯志不可小覷。

    民營資本作為新生力量正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戰火紛呈的乳業,能否殺出一條大道來還有待考證,畢竟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有虎視眈眈的外資,還有早已穩坐江山的國內幾大乳品企業,光明、三元、伊利等都未曾放鬆警惕。

    外資重拾舊河山

    外資進入中國乳業已經不是新鮮事,目前的外資乳品企業雖然表現欠佳:達能將乳業管理權與品牌使用權交付給光明;北京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的外方股權被北京乳業市場霸主三元收購,“卡夫”品牌全面退出中國乳品市場;帕瑪拉特也將旗下的黑龍江乳品廠以5年期約租賃給伊利……,但這並不意味國內企業就到了可以興奮的時候。

    8月2日,美國隆迪國際公司控股輝山乳業,合資成立“中美合資瀋陽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並擬明年3月在英國倫敦主機板上市。

    儘管在劉永好與瀋陽市政府接觸的兩個月後,隆迪才開始與瀋陽市政府和輝山乳業接觸。但短短2個月,隆迪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輝山乳業,與香港創意融資有限公司簽訂“瀋陽乳業英國倫敦整體包裝上市協議”、與英高財務顧問有限公司簽訂“瀋陽乳業英國倫敦上市股票承銷協議”、與安永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簽訂“瀋陽乳業英國倫敦上市財務審計協議”等。很顯然,隆迪的外資身份及其上市計劃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另一宗乳業並購案件中同樣是外資佔了優勢。持有雲南蝶泉乳業91.8%股份的洱源縣政府開始考慮引進有實力的乳業巨頭,光明、伊利、新希望等都與蝶泉有過接觸。但最終是雀巢走上前臺。今年4月,在洱源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雀巢與蝶泉簽訂了一份合作意向協議書,內容大致是雀巢擬出資3900萬元擁有與蝶泉合營後的公司80%以上的股權。

    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業品牌已全都進入中國市場,國際乳業巨頭中已有4家在中國建廠。跨國公司如瑞士雀巢、日本森永、義大利帕瑪拉特等,都先後在黑龍江建立了自己的奶源基地和生産基地,通過合資、收購、租賃、委託加工等形式,間接控制當地奶源。資料顯示:去年三資乳業的産值已佔到中國乳業産值的1/3左右,利稅總額佔40%以上。

    在喪失了有效控制中國原料奶源的最佳時機之後,為避免與國內幾大乳品企業直接對抗,跨國公司選擇了合作的方式,借助國內企業推廣自己的品牌,而且,作為國際大企業,他們隨時可以通過資本力量後發制人。實際上,在瀋陽輝山乳業以及雲南蝶泉乳業的並購案中,外資已經鉚足了勁要在與國內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大展鴻圖。

    三巨頭上市忙融資

    8月28日,上海光明乳業將成為繼內蒙古伊利之後,國內第二家獲批上市的乳品企業。而在光明身後,同樣早就過了輔導期的河北三鹿和北京三元還在苦苦等待之中。

    8月24日,記者就三元上市一事向三元詢問時,無論是市場部還是辦公室方面都一口聲地表示:“快了,我們的申報材料證監會已經收審了,估計時間不會太遠。”在民營資本頻頻進入,老對手光明、伊利都已經成功上市的資本活動中,三元顯然有點沉不住氣了。

    8月14日,光明乳業15000萬A股正式發行。統計顯示,光明乳業此次配售中簽率為0.17132208%,參與申購基金量約8755億元,佔市值計算日(8月9日)兩市A股流通總市值的62.46%,為5月底恢復實施新股市值配售以來的最高紀錄。

    按照6.5元/股的發行價格,發行後佔總股本23.04%的社會公眾股,將為光明募得9.5039億人民幣的鉅額資金。於是,光明可以有資本“揮毫潑墨”:拿出8.1124億元做具體的項目投資。

    伊利是國內乳業企業中最早上市的公司,早在1996年3月,伊利股票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一年來,伊利大搞同類兼併、異地投資,運作資本額達10億元以上。2001年伊利的銷售額突破25億元,利稅達到4億元,並以60%-80%的高速度增長。

    老霸主們急於上市的原因很明顯,企業需要大筆資金的支援來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發展。入夏以來,三元南下上海,收購上海第二大乳製品企業———上海全佳一舉攬下上海市場12%的佔有率,以及周邊華東市場10%的市場份額;光明北上北京,投資1.4億元,在北京順義新建乳品工廠;伊利瞄準京滬,在密雲斥資1.1億元興建的現代化乳製品生産廠正式啟動,這些大手筆顯然離不開資本運作。

    國內乳品行業已經從産品的競爭過渡到了資本市場的競爭。規模出效益,而擴軍的發言權掌握在資本手中,老霸主們忙著上市融資,外資忙著找尋夥伴,民營資本已經初露鋒芒,新老力量聚焦乳業,究竟誰能爭食到自己心中的奶酪?(肖可)

     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08月27日


雀巢並購觸動乳業神經
光明乳業品牌擴張進軍齊魯
三元收購上海全佳 再起乳業爭奪戰火
卡夫酸奶告別北京 國産品牌已成乳品市場霸主
中國乳業巨頭共簽《深圳牛奶宣言》
維維:全力打造乳業航母
乳品業別再希望政府“喂奶”
世界乳業二十強搶灘中國
我國乳品業“朝氣勃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