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 有五方面標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經過改革開放25年,特別是近1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專家認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主要有五方面標誌: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02年底,我國國有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國有經濟穩步發展,國有資産總量突破11萬億元。國有經濟雖然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但是控制力和效益逐步提高。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佔我國GDP總量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生産要素市場初具規模。四通八達、服務週到、種類齊全的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競爭決定。農産品生産的指令性計劃已全部取消,工業品生産的指令性計劃只局限于木材、黃金、捲煙、食鹽和天然氣5種。目前,95%以上的商品資源都由市場來配置。

──宏觀調控體系初步建立。間接調控為主的、比較健全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開始發揮主要作用。基本上實現了從計劃指令向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行政手段的轉變,從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綜合運用稅收、利率、價格和投資政策等調節經濟運作。宏觀調節重點由干預微觀經濟轉向調節市場供求總量變動。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格局不斷發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參與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各種勞動收入與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得到國家保護和社會認可。初次分配領域堅持以效率和貢獻為導向,再分配領域側重維護社會公正。各類市場主體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得到鼓勵。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穩步推進。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獨立於企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到2002年底,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達1.47億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達9400萬人。初步建立的“社會安全網”,為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深化企業改革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測定,2001年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為69%。專家説,這項研究給出的判斷以是否達到市場經濟標準,60%是一個臨界水準,中國達到69%的市場經濟水準,無疑是市場經濟國家。(記者 齊中熙)

新華網2003年10月24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及其發展歷程
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文)
國資委副主任李毅中解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 資本市場確立主流地位
《新聞週刊》:中國改革發展"路線圖":邁向完全的市場經濟
解讀十六屆三中全會:走向更有效率更加協調的市場經濟
偉大的創舉——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須解決六大問題
如何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任務和近期改革重點
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