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十四大以來的十年,是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加大除舊布新力度的十年,改革在不少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動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

  1.所有制結構日趨多元化,國民經濟的微觀活力增強。公司制改造推動了國有企業制度創新和機制轉換。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調整,雖然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但是效益提高。1989~2001年,國有企業戶數由10.23萬戶減少到4.68萬戶,但實現利潤從743億元增加到2388.56億元。各種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迅速壯大,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個體、私營等非公有經濟蓬勃發展,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3以上。多元化的所有制結構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産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日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2.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生産要素市場初具規模。農産品指令性計劃全部取消,目前農産品批發市場年交易額1.3萬億元,佔農業總産值的一半。工業品指令性計劃僅限于5種,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競爭決定,企業普遍實現自主生産經營。資本市場發展迅速,證券市價總值超過4.5萬億元,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和外匯市場相繼建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促進了勞動者自主擇業,技術市場和房地産市場交易量不斷擴大。市場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等現代化的流通方式正在興起。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逐漸打破,整頓市場秩序取得積極成效。

  3.積極探索新型宏觀調節體系,間接調節方式開始發揮主要作用。按照現代市場經濟規律,中央銀行宏觀調節職能得到加強,金融分業監管體制逐步完善。公共財政框架初步建立,分稅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宏觀調節由主要依靠計劃指令和信貸規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轉向綜合運用發展規劃、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間接手段。宏觀調節重點由干預微觀經濟轉向調節市場供求總量變動,由追求速度、數量擴張轉向提高品質、效益和優化結構,注重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和力度,積累了治理通貨膨脹和應對通貨緊縮趨勢的經驗。

  4.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逐步深入。平均主義、大鍋飯式的分配製度基本打破,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格局不斷發展,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參與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各種勞動收入與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得到國家保護和社會認可。初次分配領域堅持以效率和貢獻為導向,積極探索市場化的薪酬制度。再分配領域側重維護社會公正,努力保證低收入群體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各類市場主體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得到鼓勵。

  5.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穩步推進。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獨立於企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到2002年底,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達1.47億人,是1990年的2倍多,農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5462萬人;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超過1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啟動,覆蓋面達9400萬人。初步建立的“社會安全網”,為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深化企業改革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6.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換步伐加快。適應發展市場經濟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我國加強相關法制建設,陸續頒布了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一系列重要法律,國務院各部門共清理涉外規章和有關政策規定2300件,廢止830件,修訂325件。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進一步精簡,上一輪機構改革全國精簡行政編制共計115萬人。行政審批和微觀經濟干預逐步減少,國務院已取消1195個行政審批事項。中央、地方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軍隊、武警和政法機關不再經商辦企業,推進了政企分開。

  改革的深化明顯提高了國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增強。農村經濟的商品化和市場化進程也在加快。從商品率看,目前糧食、蔬菜類産品已超過30%,畜産品、水産品超過50%,水果接近90%。綜合國內學者研究測算結果,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已經超過60%(一些國際研究機構的研究也表明,中國經濟的自由化程度正在提高,在國際比較中的排位逐步前移)。

  中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這是改革20多年來尤其是十四大以來中國經濟體制發生的根本性變化。這個基本判斷,無論是對國內深入研究如何完善新體制,還是在國際經貿體系中維護我方權益,爭取對中國有利的談判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報告執筆:盧中原)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7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