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過剩總量失控 1.7億噸“鋼鐵大餐”怎消化?  

     權威部門資料顯示,我國鋼産量在去年突破1.5億噸後,今年一季度繼續放量增長,比上年同期增長20%以上。有關人士預測,今年鋼産量可能再增加2000多萬噸,總數超過1.7億噸。

    這是一個讓人樂不起來的“扎眼”數字。我國鋼産量自1996年突破1億噸後,産量逐年增長,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實現利潤卻大幅下降。與鋼産量單邊上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鋼材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庫存積壓急劇增加,價格“跳水”,一些鋼廠出現虧損。

    一季度的盤點結果成了我國鋼鐵業嚴峻形勢的一個縮影。國家經貿委發佈的資訊顯示,受産量增長過快及進口衝擊影響,一季度國內鋼材噸平均價格同比下降300元左右,利潤同比下降高達47%,其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下降57%,冶金行業效益整體大幅下滑。而在此之前,由於普通鋼材數量猛增,供過於求,産品積壓,2001年下半年國內鋼材市場已經出現了價格大降、行業效益大減、企業無利可圖的情況。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産能過剩一直對我國鋼鐵業的健康發展構成嚴重威脅,近期的進口增加及出口受阻只是加重了國內鋼鐵業本身業已存在的問題。1999年我國實際鋼産量已達到1.22億噸,鋼材超過1.17億噸。因總量失控,供求失衡,導致鋼鐵價格大跌。國家有關部門次年發誓要“背水一戰”,按“全年鋼産量不超過1.1億噸、鋼材産量不超過1億噸”的目標進行嚴厲控制,但結果是當年底即被突破,産量不減反增,並在隨後的幾年中保持了這種勢頭。數百億元利潤因此流失。

    更為嚴峻的情況是,即使在目前國際、國內産能大量過剩的形勢下,一些鋼廠在增産上仍雄心勃勃。據了解,近期一些年産200萬噸左右的大鋼廠仍計劃擴大規模,要搞到400萬噸,過去一些幾十萬噸的小廠,現在正向年産百萬噸進軍。一些地方小鋼廠增勢更為兇猛,僅唐山市地方小廠,在過去的兩年間産量凈增400萬噸。這一情況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一位中央領導嚴示“此風可剎”。而即使在國家2000年業已實施的針對小企業“緊急叫停”計劃中,一些地方“真關、假關”、“即關、即開”的遊戲使得每天都有大量低質的鋼材被源源不斷地生産出來。

    WTO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但目前中國鋼鐵巨子的步履正與世界日益“疏遠”:由於全球鋼鐵産能嚴重過剩,國際鋼鐵協會兩次緊急聚會,尋求對策,決定在2010年前關閉1億噸鋼的生産能力;在我國之外的3個産鋼大國和地區,在鋼産量超過1億噸後,都相繼緊急調減鋼鐵産量,轉而以優質鋼材拼搶市場。而我國在突破1億噸之後的5年中,實際仍是在走産量為主的老路,轉向效應嚴重滯後。

    總量失控使我國鋼鐵業的“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戰略步履維艱。一方面,我國鋼産量中90%的普鋼産量的生産能力過剩;另一方面,高檔次、高品質的鋼材在數量和品質上無法滿足需求,不得不大量依靠進口。一組令人尷尬的對比數字是:1996年板管優質鋼比重約為40%,2001年仍然為40%,基本上沒有改變。

    這一狀況已使我國在鋼鐵進出口貿易上成為一個“輸家”。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出口鋼材474萬噸,創匯18億美元,而進口鋼材1722萬噸,支出外匯89億美元,貿易逆差高達70多億美元。原冶金部副部長周傳典給記者算了一筆“大賬”:高品質鋼材比普通鋼材價格貴3倍,就是一噸折3噸,如果國內少生産一些賣不出去的“粗鋼”,大力發展優質鋼材,不依賴或少依賴於進口,那效益不是可以大增嗎?

    鋼産量的盲目增長反映出國內一些企業的“短視症”。專家指出,過量建設都是在工業現代化過程中發生的。在這時期,大量的工業和民用建築提供了廣大的需求市場,而在工業現代化實現之後,鋼材需要量隨之下降。德國等一些國家提前看到了這個規律,採取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措施,把損失減少到極小。專家特別指出,受世界經濟增長放慢的影響,我國工業增長相應減速,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從去年9月以來呈下降趨勢。這預示著如果仍按2001年增長速度進行生産,鋼産總量過剩的壓力將會異常突出。

    前車之覆,應引以為鑒。經濟觀察人士指出,20世紀80年代紡織品發展失去控制,出現産品嚴重積壓的現象,國家被迫連續數年在全行業壓錠;90年代初煤炭工業又開始大規模發展,年增原煤從幾千萬噸到近億噸,1998年産量高達13億多噸,遠遠超過市場需要,庫存積壓達2億噸,價格一跌再跌,企業虧損越來越嚴重,國家為挽救整個行業,接連4年進行大規模閉坑壓産,直到2001年才將煤炭産量控制在10億噸左右,但至今仍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資深人士認為,鋼鐵工業總量過快增長、結構調整乏力的狀況如不能儘快得到改變,在1-3年的時間裏,西方三大産鋼國和國內紡織、煤炭兩個行業碰到的問題在冶金行業將會重現,帶來的損失將不可估量。

    同時,大量鋼鐵企業的開工生産與粗放落後的作業方式還對我國的鋼鐵礦業資源形成極大威脅。礦業專家們已發出警示,按我國鐵礦現在的開採速度,在沒有新的礦源發現的情況下,現有儲量僅能夠維持30年。在我國鐵礦儲量的集中分佈地河北冀東、四川攀西、內蒙古包頭等地,在未來的10年中,將有一半鐵礦資源枯竭。這意味著,高速發展的冶金行業在已經面對“誰來吃”的問題同時,還將面對“吃什麼”的殘酷現實。

     “卸甲”後的鋼鐵業直面兩大衝擊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承諾的關稅減讓協議正式生效,同時進口鋼材鋼坯屬於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範疇。這意味著我國鋼鐵行業卸下全部保護“鎧甲”,在完全平等的條件下同國外對手進行直接、全方位的競爭。

    加入世貿組織在改善我國鋼鐵行業外部環境的同時,也將對我國鋼鐵工業造成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取消進口數量限制以後,有可能使鋼材進口迅速增加。這種狀況在今年一季度已經顯現,1-3月份進口鋼材491萬噸,同比增長18%,僅3月份當月就進口鋼材212萬噸,創近兩年來月進口最高水準。

    進口迅速增加造成的後果是,一方面影響現有企業的正常生産,另一方面直接威脅著經過技術改造以後,新增高技術、高附加值品種産能的正常發揮。據了解,鋼鐵行業利用技改貼息進行的技術改造項目,今明兩年大部分將建成投産,新增的鍍鋅板、不銹鋼板等高附加值産品的生産能力要想發揮作用,必須把被外國産品佔領的國內市場奪回來。同時,佔有較大優勢的螺紋鋼、線材等産品因我國開放市場,也將受到一定的衝擊。

    二是降低進口關稅將使國內鋼材市場價格進一步下降。如進口比例最高的0.5-1毫米冷軋板關稅降稅幅度達62%,按現價折算每噸成本下降140元;石油管折算每噸下降400多元。按照我國目前進口鋼材的品種結構計算,主要進口鋼材品種的平均關稅減讓幅度在50%以上。業界人士認為,這對於目前價格已經低迷的國內鋼材市場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黃全權)

     新華社 2002年5月14日


美警告將對歐日鋼鐵懲罰性措施予以堅決回擊
國家經貿委2002年鋼鐵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整工作要點
美鋼鐵公司首季虧損8300萬美元
鋼鐵企業亟待資産重組提高國際競爭力
鋼鐵戰對我國影響漸顯 一季度煤炭生産增長較快
日美鋼鐵貿易談判未取得成果 日本警告進行報復
我國鋼鐵業如何應對美“201條款”
中美將磋商鋼鐵保障措施案
美201條款給世界帶來什麼?
歐盟把我國大部分鋼鐵産品排除在保障措施之外
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美國201條款影響很壞
中國宣佈對俄羅斯等鋼鐵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中國有望獲得“鋼鐵補償”
美國保護鋼鐵市場對美經濟弊多利少
中美今天鋼鐵磋商 中方代表團要在美國停留7天
美緣何啟用201條款限制鋼鐵進口? 
美“201條款”啟動 鋼鐵糾紛成中國入世第一戰
歐盟15國聯合反擊美鋼鐵徵稅
美限制鋼鐵進口 我國首次動用世貿爭端解決機制
格林斯潘:對布希提高鋼材關稅“有想法”
一片抗議聲下 美國鋼鐵徵稅之路能走多遠
孔泉就我國適當提高國防費用等問題答記者問(全文)
歐盟起訴美提高進口鋼鐵關稅 中日朝表示支援
外經貿部:美進口鋼201案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美國擅自提高鋼鐵進口關稅
美單方面提高鋼鐵進口稅可能引發鋼鐵大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