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誰來為百姓管好“米袋子”

    今天是新世紀的第一個世界糧食日,多年來這個特殊的日子一直不斷喚起人們對糧食問題的關注,鼓舞全人類為消除饑餓而奮鬥。改革開放20多年後的今天,我國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解決了12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壯舉。

    但今天我們卻仍然無法輕鬆,初顯豐足的“米袋子”又面臨令人擔憂的新難題。偽劣糧油製品和有毒大米頻繁出現,變質麵粉流入市場,染色雜糧仍在銷售 ……所有這些利欲熏心者製造的有毒食品都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事實上,近年來食品安全的警號一直不絕於耳。原陽毒大米、廣東毒大米,杭州染色米等一系列被新聞媒體曝光的事件已經讓消費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讓人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僅僅擁有一個豐足的米袋子還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安全的“米袋子”。食品安全是消費安全的底線,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尤其是糧油製品安全的確到了必須用重典的時刻。

    誰來為百姓管好“米袋子”?如何管好“米袋子”?怎樣擁有安全的“米袋子”?這是億萬消費者心中共同的問號,這些問號需要重視,這些問號需要答案。權威人士認為,監管和打擊力度不夠,是造成當前“米袋子”安全隱患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多數情況下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和隔靴搔癢,打不到造假分子的“七寸”。此外,部門之間缺乏協同管理,容易造成監管的空白。還有,監管和檢測手段落後,國內大多數糧油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沒有相應的品質檢測手段,無法對糧油製品是否安全作出鑒定。

    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要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不僅如此,擁有安全的“米袋子”,還要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去解決問題,比如一些大城市開始在超市設立品質檢測點,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為消費者服務,把住了品質關,受到了歡迎。還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不能指望不法分子打擊幾次就銷聲匿跡,只有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滿意的回報。

    

     《解放軍報》 2001年10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