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甘肅積極推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發佈時間:2020-11-16 09:35:12 | 來源:甘肅日報 | 作者: 楊唯偉 | 責任編輯:李培剛

原標題:甘肅積極推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甘肅省緊緊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將“監管強手段,治理補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總思路作為甘肅新時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兩翼”,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狠抓責任落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截至2019年底,甘肅省黃河流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6.5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61.35%。

甘肅省黃河流域地跨甘南高原、隴東黃土高原、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3個地貌單元,涉及9個市州的59個縣市區,總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34.26%。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0.71萬平方公里,佔黃河流域總面積的73.41%,佔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的38.07%。水土流失是制約生態環境改善、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搞好甘肅省水土保持工作,對實現黃河永久安瀾,建設國家生態屏障,推動甘肅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甘肅省水土保持任務重的實際,省水利廳成立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專項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構建“1+4+3+4+3+5+2+2”水土保持工作體系,開展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專項規劃編制、組織水土保持工作專項調研、謀劃重點項目、打造亮點工程等系列工作。截至2019年底,甘肅省黃河流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6.5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61.35%。其中新修梯田2951萬畝,營造水保林3455萬畝,種草1274萬畝,封禁治理1233萬畝,建成淤地壩1600座,治理小流域1749條,涌現出了莊浪、通渭梯田化縣,慶陽南小河溝、涇川田家溝、隴西盤龍山小流域綜合治理等許多成功的典型。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

寧夏:築起生態屏障 10余萬隻候鳥如約而至
受到氣溫影響,今年秋冬季鳥類遷徙時間比往年提前一週左右。11月11日,記者在寧夏銀川閱海國家濕地公園看到各種候鳥成群結對地在天空飛翔,三兩結對地在河中玩耍……它們的停駐是環境恢復的最好證明。
山東嚴控用水總量“紅線” 農業生産連續16年增産不增水
​山東強化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剛性約束,用水總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10億立方米左右,農業生産連續16年實現增産增效不增水。該省優化水網工程體系,骨幹水網工程總長度1459公里,設計調水能力達到20.4億立方米,“一縱多橫、兩湖多庫、三源多口”骨幹水網工程格局加速形成。
青海省形成生態氣象觀測格局
記者16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經過多年建設,目前青海已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1+3+3+10”生態氣象觀測格局。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