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中國首頁 | 地産要聞 | 公司報道 | 政策風標 | 專題
  【編者按】
   樓市回暖了,開發商不降價改捂盤了;
   樓塌了,房地産官員被人肉搜索了。才一年的光景,房地産市場與2008年已有天壤之分。
   哪些事,又哪些人;哪些政策,又哪些企業值得回顧,2009年中國房地産界又會冒出哪些“最”?
   《2009地産中國“最”地産》帶您一同觀察。
 
回顧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從明年1月1日起,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徵免時限由兩年恢復到五年,個人購買不足五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國家將全額徵收營業稅。這意味著,國家於今年元月起對二手房轉讓營業稅實行的優惠政策到今年12月31日終止,其他住房消費政策繼續實施……【詳細】
點評
營業稅徵免時限重新恢復到5年,無疑增加了短期炒作的成本,對抑制投機性購房將起到積極作用。這也意味著在抑制投機性購房的同時,政府支援百姓住房自住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政策導向保持不變……【詳細】
相關
營業稅復徵驅減樓瘋狂 京城5年老房受追漲
營業稅優惠取消 5年內房源比例突破7成
 
回顧
1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會議提出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繼續支援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詳細
點評

“國四條”猶如一場及時的春雨,給正在冒火的房地産市場降降溫。此前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沒有提及房價及抑制投機需求,此次“遏制”提法,將是新一輪樓市政策收緊的先兆……【詳細

相關
國四條釋放清晰調控信號 將為樓市清熱去火
土地市場現國四條效應 真如兩地塊溢價率僅19%
 
回顧
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五部委出臺《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開發商以後拿地時,“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款比例不得低於……【詳細
點評
該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開發商的囤地行為,為土地市場降溫,同時促進開發商加速開發和銷售,以迅速回籠資金,對“地王”現象也有一定的遏制,對穩定房價也有一定的意義。但土地首付50%的比例對於資金雄厚的大企業……【詳細
相關
拿地首付五成收緊房企資金鏈
土地政策收緊 上市公司年底仍舊搶地忙
 
回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供應總量合理增長,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引導和改善市場預期,保持資本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詳細
點評
2009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在走過2009樓市跌宕起伏的春夏秋冬後,這次會議中關於房地産的相關提議能否引導明年市場的穩定發展?各方都拭目以待。在今年房地産業快速發展、價格迅速飆升……【詳細
相關
樓市新政第一週 主要城市成交跌多漲少
城鎮化定調推進三四線城市發展
 
回顧
嚴格來説,二套房貸鬆綁開始於2008年年底,但是政策真正落地基本上是在2009年。2008年12月20日,國辦發佈《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俗稱國13條),規定對已貸款購買一套住房,但每人平均住房面積低於……【詳細
點評
二套房貸的矛盾性在於:從監管部門的角度而言,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一直擔憂房貸過於放鬆容易産生“中國式次貸”,但是又不能不考慮國家刺激經濟、放鬆銀根的大背景,因此,銀監會神經質般地不停地在重申……【詳細
相關
國辦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北京15條房産新政出爐 徹底鬆綁二套房貸
 
回顧
2009年一季度,武漢、重慶、天津、廣東、長沙、溫州、上海等地紛紛推出與住房相關的戶籍政策,鼓勵外地人進入當地市場購買商品房。如,武漢發佈“購房落戶”新政規定,購新房超過50萬元的外地人可入戶武漢中心城區。重慶規定在主城區購買建築面積90平米以上商品房,可將戶口遷入主城區……
點評
實際上,政策本身並無對錯,是與非源於政策發佈的主體地方政府,它們不顧城市人口膨脹而市政基礎設施不足、城市産業承載力不足的現實,而一味的想“救活”樓市,以此挽救迅速下滑的GDP政績以及土地財政。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地方政府發佈購房落戶政策的初衷的確是值得批評的……
相關
地方政府再推“購房入戶”新政
武漢出臺購房落戶細則 買二手房不能落戶
天津購房申辦藍印戶口門檻降低
 
回顧
5月25日,中國政府網公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要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其中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深化房地産稅制改革,研究開徵物業稅。但具體何時開徵相關部門尚沒有明確時間表……
點評
每次“物業稅開徵”的消息註定成為一種傳説。該政策已經被媒體爆炒了N次了,屬於典型的“只聞樓梯響,不見伊人來”的“最不靠譜”的事情之一。該政策已經“研究”了不止10年了,為什麼總是難以落地?一位專家一語道破天機:開徵物業稅的技術問題早已解決,關鍵是利益均衡問題……
相關
四部委研究開徵物業稅 地産股午後跳水
袁一泓:當物業稅成為一種傳説
業內人士細數物業稅八大“存疑”
 
回顧
5月27日,國務院公佈的《關於調整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國發〔2009〕27號),細化了不同行業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其他房地産開發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本次下調使得房地産項目資本金比例恢復到了1996年的水準……
點評
2008年底以來,雖然4萬億啟動的國家大投資如火如荼,但房地産投資總額的增速卻遠遠低於固定資産投資,新開工面積也大幅下降。這種“低開工量維持的房價上漲”模式是不健康的,國家顯然希望引導行業更大規模的擴大投資,形成良性迴圈。但是,不少開發商認為,由於銀行“嫌貧愛富”,中小型開發商並未因為資本金比例下調而獲得好處……
相關
地産、基建資本金比例大降 堪比“新一輪刺激”
房地産項目資本金比例最低降至20%
 
回顧
中國證監會10日傍晚發佈《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11日開始正式實施。這一文件的發佈,就意味著從去年9月份起暫停的新股發行正式重啟。4月份以來,房地産板塊持續走強,加上IPO的重啟,讓內地房企又開始躍躍欲試。此前未能夢圓回歸A股的富力、復地,想登陸港交所的恒大、龍湖、恒盛都成為登陸A股的“熱門候選者”……
點評
IPO重啟被部分人士解讀為房企融資的曙光,IPO的確為房企融資增添了一大渠道。但是曙光不會普照到所有的房企,尤其是真正缺錢的中小企業更是難以分享到這一盛宴。更值得一提的是,IPO的核心難題在於:當前投資者對房地産股的接受程度還有多大,H股對內地房地産股的估值已經低於其凈值,在此基礎上新股IPO很難達到其融資目的……
相關
房企圖謀:IPO“搶錢”千億 14家房企排隊IPO
IPO重啟 房企上市前瘋狂拿地再刮搶地潮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版權所有 地産中國網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010-67180635/4722/8420/7357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