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金九”溫吞“銀十”難期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10-17 10:30:12

樓市傳統上的“金九銀十”,表現如何呢?據報道,近日多家上市房企發佈了9月銷售數據,整體來看,上市房企9月份銷售較此前兩月有所回溫,但增速不及上年同期。截至10月14日,公佈9月份銷售數據的30家滬深及港股上市房企,當月共計實現銷售額4401億元,同比增長37%。上述房企前9月共計實現銷售額3.5萬億元,同比增長38.7%。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當下銷售數據看,2018年標桿房企銷售規模預計將刷新歷史紀錄,但整體看,上漲速度相比2017年明顯開始放緩。

樓市調控節奏沒有變化,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每月70城樓市資訊,再到上市房企的銷售數據,圈內人士能夠發現其中的趨勢性變化。但就生活常識而言,或者説普通人而論,樓市傳導過來的感觸是完全不一樣的。

宏觀而言,本週期持續加碼的樓市調控,已經形成了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樓市僵持性“企穩”的態勢。一方面,本週期樓市生態始於去庫存而釋放的市場動力,因為失控而導致市場紊亂,從而引發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另一方面,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的樓市調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樓價依然維持高位,市場容量依然存在較大缺口。三四線城市房屋存量基本消化,增量同樣熱銷,而且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快速進入“萬元+”時代。

微觀而言,人們無論處於哪個城市,依然有共同的感受,房價依然高企,安居之夢仍然難圓。具體言,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持續高企,哪怕樓市在調控下陷入僵持,量價有所回落,但由於這些城市的量價基數太高,因而調控下的價格回落,幾乎讓人們無感。正因為如此,杭州一些樓盤降價幅度的“大”,才引發先買房者的“憤怒”,出現要求退房退錢的“反市場”事件。至於三四線城市,本週期處於“漲姿勢”,很多縣城和地級市房價進入“5000+”和“萬元+”,則讓剛需群體陷入深度焦慮。

在此情勢下,樓市調控呈現出系統化和立體性的政策設計,總目標是解決樓市週期律的沉疴,真正實現“房住不炒”的目標。但不得不説,本週期樓市調控壓力更大,問題更多。

洞悉樓市真相,看宏觀數據似乎有了不錯的調控效果。畢竟熱點城市的樓價穩中有降、三四線城市的量價也在慢慢回穩。從開發商的市場預期看,“金九”的銷售數據變得“溫吞”,“銀十”也不會有更高的市場預期。但從民生體驗看,人們依然對房價高企是滿腹牢騷,對安居之夢難圓有著深深的慨嘆。

因此,無論“金九”溫吞還是熱火,或者“銀十”名副其實,對剛需群體而言,一房難求都是常態。“房住不炒”目標依然需要各方努力才能達到。

關鍵是,由於外部市場的貿易摩擦,對政策結構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市場穩預期、經濟穩增長現在成為政策面的主要目標。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會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會相對寬鬆。今年財政減稅減費規模將達1.3萬億元,剛剛的降準也釋放出7500億元的流動性,這些都將定向投放于實體經濟方面。在此情勢下,第四季度的樓市將會面臨相應變化。一方面,各地基於穩增長的需要,難免會有以樓市來刺激經濟的慣性。另一方面,如果積極的財政政策把關不嚴,有可能有相當部分資金會投放到房地産領域。更重要的是,降準釋放的流動性也可能會被挪用到房地産項目上。這在以往的樓市週期裏,屢見不鮮。這是樓市“銀十”和最後兩個月可能“熱”起來的市場要素。

不過,樓市上演調控的同時,政策面也加大了財政預算的考核。因此,樓市不要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抱有太多期望。包括股市,在華爾街股市下跌的外部傳導下,A股市場再次迎來千股同跌的市場尷尬。由此可見,降準釋放的流動性並未流向股市,而是真正投向實體經濟。

越是在外部市場嚴峻的情況下,脫虛向實的政策節奏越不能亂。樓市調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政策加持不夠,稍有放鬆,就會重蹈以往“宏調變空調”的覆轍,樓市也就難以走出紊亂泡沫化的怪圈。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樓市“金九”溫吞“銀十”難期
來源:北京青年報2018-10-17 10:30:12
樓市傳統上的“金九銀十”,表現如何呢?據報道,近日多家上市房企發佈了9月銷售數據,整體來看,上市房企9月份銷售較此前兩月有所回溫,但增速不及上年同期。截至10月14日,公佈9月份銷售數據的30家滬深及港股上市房企,當月共計實現銷售額4401億元,同比增長37%。上述房企前9月共計實現銷售額3.5萬億元,同比增長38.7%。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當下銷售數據看,2018年標桿房企銷售規模預計將刷新歷史紀錄,但整體看,上漲速度相比2017年明顯開始放緩。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