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 2020-07-17 09:28:47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旅遊、餐飲等傳統服務性産業發展帶來較大衝擊,但也催生了新消費、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快速涌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海南亟需抓住自由貿易港建設這一重要歷史發展機遇,適應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以加快免稅購物為重點,以大力度改革、全方位開放、制度整合創新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加快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推動高品質高標準發展。通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得到鞏固。

當前,海南在國際旅遊消費人數、國際化旅遊消費服務、品牌集聚數量和消費市場競爭力等方面有待進一步釋放。

從國際經驗來看,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高度依賴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準,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基本標誌。國際上廣泛認可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例如新加坡、倫敦、巴黎、紐約,服務業比重都達到80%以上,並以金融、保險、資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為主。

“十四五”期間,海南要對標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開放形態,以滿足消費、創造需求、引領供給為導向,以服務業市場的高水準、全方位開放助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供給創新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不斷增加旅遊消費對海南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加快把海南率先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滿足全國人民對海南不斷增長的服務性消費需求,由此推動海南自貿港加快形成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的高品質發展新格局。

帶動全方位大力度改革創新。海南要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不僅要實施好更加開放、吸引力強的免稅購物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通過實行以“既準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舉措,推動國內全面快速增長的“服務性消費”需求和國際化“消費性服務”供給良性互動,從而形成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製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成熟的基本標誌之一。

海南自由貿易港製度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按照“準入前國民待遇+極簡負面清單+準入後國民待遇”思路,研究制定服務貿易尤其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重在現代服務業開放上進行高壓力、高強度測試,為我國從製造業開放向服務業開放升級,特別是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升級提供先行先試探索。第一,海南須儘快制定和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等服務貿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種壁壘。第二,有序擴大商業存在方面的對外開放度,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給予境外服務提供商國民待遇。第三,實施與跨境服務貿易配套的資金支付與轉移制度,在告知、資格要求、技術標準、透明度、監管一致性等方面,進一步規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便利的國內規制,為我國構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提供探索。

加快建立我國內地第一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從中長期看,我國免稅購物經濟是有待開發的巨大“藍海”,其市場體量達到萬億元級。當前,海南有條件借助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和自貿港財稅、金融等開放政策,儘快在免稅購物方面實施早期安排。這不僅能取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早期收穫,也為我國居民釋放免稅購物消費需求、引導消費者境外購物消費回歸找到一個出口。

一是儘快制定島內居民免稅購買消費品的進境商品正面清單,允許島內居民購買進境奢侈品,提高本島居民生活品質。二是加強離島免稅購物的制度整合創新,完善市場準入標準,實現免稅商品與國際原産地在品牌、品種、價格上“三同步”,有效引導境外消費回流。三是爭取中央支援,下放免稅特許經營權,建立免稅商品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商品允許海南省政府根據市場需求納入免稅品銷售範圍。四是放開免稅經營市場,允許國內外有資質的進口商和銷售商經營免稅品業務,形成適度競爭格局,提高服務品質、擴大消費品供給渠道和提升價格競爭力。五是“十四五”時期,全面實行日用消費品零關稅政策,在保證本島居民自用和離島遊客購物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加快建立我國內地第一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加快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來源:經濟日報2020-07-17 09:28:47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旅遊、餐飲等傳統服務性産業發展帶來較大衝擊,但也催生了新消費、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快速涌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