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整引野蠻人瘋狂舉牌 萬科打響股權保衛戰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4-05-29 07:47:00

如果説萬科在4月召開事業合夥人大會只是股權保衛戰的制度基礎,那麼合夥人代表企業此番出手購買萬科股票,則意味著萬科正式打響了旨在對抗“野蠻人”的股權保衛戰。

昨天,萬科A股現超大單凈流入3.35億元,全市場超大單凈流入排名第一,股價也在下午一點半以後明顯上揚,最終報漲3.43%,報收8.45元;總的成交金額近13億元,較前一日翻番。

當天晚些時候,萬科公告稱,代表公司1320名事業合夥人的深圳盈安財務顧問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盈安合夥”),向萬科地産出具告知函,稱盈安合夥通過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産管理計劃,于2014年5月28日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購入萬科A股3583.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3%。

此舉對萬科而言意義重大,其標誌著萬科事業合夥人團隊正式著手履行接盤計劃,而這只是剛剛開始。

事業合夥人有望合計控盤10%

萬科介紹,今年4月23日,萬科召開事業合夥人創始大會,共有1320位員工自願成為公司首批事業合夥人,其中包括鬱亮在內的全部8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目前,事業合夥每人平均已簽署《授權委託與承諾書》,將其在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中的全部權益,委託給盈安合夥的一般合夥人進行投資管理,包括引入融資杠桿進行投資;同時承諾在集體獎金所擔負的返還公司的或有義務解除前,以及融資本息償付完成前,該部分集體獎金及衍生財産統一封閉管理,不兌付到具體個人。

根據“告知函”,盈安合夥本次購買股票的平均價格為8.38元/股,共使用約3億元資金。其中一部分資金來自事業合夥人集體委託管理的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剩餘為引入融資杠桿而融得的資金。

“告知函”表示,基於投資判斷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健發展的強烈信心,盈安合夥將繼續通過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在二級市場購入公司A股股票。並承諾,盈安合夥在未來兩天,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萬科A股股份後將及時告知公司。之後,每次累計增持金額達到4億元時將及時告知公司。

可見,作為一個類似職工持股會的組織,萬科事業合夥人對萬科股權的掌控比例,未來將繼續增加。

表面上看,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成立的初衷是激發經營管理團隊的主人翁意識,強化經營管理團隊與股東之間共同進退的關係,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更深層次意在比其他房企更主動地對抗“野蠻人”的入侵。用鬱亮的話説,“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有知情人士稱,萬科高管和事業合夥人最終的持股總比例有望達到10%,再加上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5%,以及劉元生持有的1.21%,三者共同持有約26%。鋻於華潤、劉元生與王石的個人淵源很深,價值觀一致,在遇到外來者“入侵”之時,三者可以成為一致行動人,共同對抗。而且,華潤還表示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增持萬科股份的可能性。

除集團的事業合夥人制度外,萬科也已經在項目層面開啟了另一個捆綁員工的合作模式,即項目跟投制度,也就是説,除舊改及部分特殊項目外,原則上要求項目所在一線公司管理層和該項目管理人員必須跟隨公司一起投資,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其他員工可自願參與投資。員工初始跟投份額不超過項目資金峰值的5%。據悉,從4月1日實施跟投制度到5月25日,萬科已有19家公司的29個項目進行跟投。大多數項目員工踴躍認購,其中一些項目的認購率超過300%。

鬱亮此前表示,這看似簡單,實際上它將改變萬科從投資買地到銷售結算這一項目操作全流程的所有行為。改善運營效率,形成背靠背的信任,進而創造最大價值。

易居中國聯席總裁丁祖昱介紹,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與綠地職工持股會制度類似,都是在混合所有制的大趨勢下,強化管理層以股權激勵業績的一種新的探索。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樓市調整引野蠻人瘋狂舉牌 萬科打響股權保衛戰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4-05-29 07:47:00
如果説萬科在4月召開事業合夥人大會只是股權保衛戰的制度基礎,那麼合夥人代表企業此番出手購買萬科股票,則意味著萬科正式打響了旨在對抗“野蠻人”的股權保衛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