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整頓風暴來襲 直指仲介地産商售樓亂象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11-08 08:53:00

(原標題:樓市整頓風暴來襲 直指仲介、地産商售樓亂象)

今年以來,伴隨著樓市上漲和調控,住建部等部門針對樓市銷售不規範行為開展了專項規範和整頓行動,從10月起,整頓行動更為嚴厲。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北京要求沒有業主手寫委託書、房産證和身份證複印件的房源必須下架等,而類似的要求不僅僅發生在北京,記者查閱某大型仲介網站,房源下架明顯增多,甚至出現某個小區房源全部下架。另外,在開發商銷售方面也不斷規範,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實地走訪了順義區商住樓盤。這些樓盤表現都非常謹慎,不再設置或開放樣板間和沙盤。業內人士表示,多部門聯合執法對於市場規範很有幫助。市場調控監管應當制定一個長效的政策,更日常化,這樣更有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

導讀

北京一位開發商透露,近期,北京市對幾家房企進行了約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約談內容主要對以往要求的規範行為進行了進一步強調,但具體要求更為具象。

在北京市通州玉橋東路一隅,兩家房産仲介門店格外扎眼。與往常不同的是,兩家門店大大的玻璃櫥窗上如今空蕩蕩。以往,這裡挂滿了房源資訊。透過玻璃櫥窗,便能望見穿著西服的仲介銷售人員。

今年以來,住建部等各部門就開始對仲介行業不規範行為進行嚴查整頓;四季度,伴隨各個熱點城市的集中調控,房企也面臨史上最為嚴厲的企業行為規範的整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包括上海、武漢、成都、北京、杭州、深圳、鄭州、廈門、石家莊等城市紛紛在嚴查房地産市場的不規範行為,並處以史上最為嚴厲的懲罰。

“行業整體的嚴查規範實際上是利好購房者的措施。”亞豪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從新房市場整頓情況看,嚴查規範等措施讓新房市場的銷售説辭更加真實可信。與之前相比,公示的房源數量也更加公開透明。這不僅可以令市場秩序更加合理,同時也讓購房者的知情權得到了保障。

從整體市場層面看,中原地産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地産的不規範行為事實上放大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實際上,過去十年以來,房地産行業的規範條款非常多,但是執行力度不夠。有法可依,但是執法不嚴。此次嚴查整頓對於房地産市場逐漸走向規範具有積極意義。

“假房源”曾充斥市場

房地産行業關於仲介的嚴查整頓自今年年初開始。

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指出,仲介行業確實存在一些不良的房地産仲介機構,甚至違法違規的仲介機構,通過各種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坑害消費者權益。據他介紹,住建部將在今年開展專項規範和整頓行動。

隨後,住建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房地産仲介專項整治工作。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天津、蘇州、南京、無錫、杭州、廈門、福州、濟南、合肥、鄭州、重慶、石家莊等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治理措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住建部網站看到,今年5月和8月,住建部分別發佈了《關於房地産仲介行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的通報》。其中包括違規招攬業務、違規代理銷售、違規賺取差價、違規挪用交易資金等方面。

今年10月份,住建部查處了45家失信仲介。這些仲介主要通過發佈虛假廣告、惡意編造散佈謠言,製造房源緊張氣氛,採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達到其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的目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北京市仲介行業了解到,北京在10月初對仲介行業進行更大力度的整頓。口頭通知要求“沒有業主手寫委託書、房産證和身份證複印件的房源必須下架、仲介行業不允許渲染學區房”。

一位仲介行業資深人士透露,這些下架的房源包括假房源和一些缺少證件需要補齊資源的房源。該人士稱,仲介公司內網會有百萬套房源,這些房源有真有假。但以往,公司對此並不進行管理,經紀人在對外發佈時會依據個人需求轉發。這其中也包括一些經紀人通過虛假便宜的房源吸引購房者。

這位資深人士進一步表示,究竟市場上有多少假房源很難統計,但從總數來看,假房源的數量不會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某大型仲介網站看到,該網站北京區域至少下架了半數以上的房源。有些小區全部消失。

記者在該網站上搜索經常查看的“常楹西元”小區發現,該小區相關的二手房為0套。另外,記者發現,該網站公示的石家莊區域,除了還有5個在售樓盤,新房市場看不到其他房源。知情人士透露,該區域新房市場多數屬於五證不全,該網站應該是進行了自查後下架。

記者以業主身份走訪了北京市位於通州區域的鏈家仲介門店。一位仲介人員稱,現在掛牌房源需要更為複雜的流程。“首先要先與業主簽委託合同,同時業主出示身份證、房産證等資訊。然後再讓業主去做核驗。”以前,掛牌房源並不需要如此詳細的資訊,業主只需要口頭告知仲介想要掛牌的房源資訊便可。

不過,記者在走訪一些仲介門店時發現,仍然有仲介頂風作案,在業主無法出示房産證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掛牌出售。

新房整頓直指“要害”

多年來,新房市場的不規範行為令購房者一直處於弱勢地位。而住建部此次關於新房市場的整頓直指開發商“要害”。檢查內容包括銷售誤導、炒作、捂盤惜售、暗中加價、捆綁搭售等違規行為,輕則公開通報、處罰,列入各地失信黑名單,重則移送司法機關。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目前,各地對於新房市場均進行了近年來最大力度的整頓。一些企業不僅責令整改,還遭遇了暫停網簽的處罰。截至目前,上海已對涉嫌擅自提價銷售的8家房地産開發企業開展立案調查工作,並已暫停涉案項目網簽資格;武漢保利康橋房地産公司因擅自向買受人收取預訂款性質費用,被扣3分。目前武漢已查處發現存在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的項目115個,已對其中的47家開發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成都則在10月19日,對中海、保利、朗基、萬達世聯行等共計9家房地産開發企業及經紀機構在商品房銷售市場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北京一位開發商透露,近期,北京市對幾家房企進行了約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約談內容主要對以往要求的規範行為進行了進一步強調,但要求更為具體。

同時,北京市住建委明確9種不正當經營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其中包括發佈虛假房源資訊和廣告;通過捏造或者散佈漲價資訊等方式惡意炒作、哄抬房價;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以認購、預訂、排號、發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費用,借機抬高價格;捂盤惜售或變相囤積房源;商品房銷售不予明碼標價,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將已作為商品房銷售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銷售給他人等。

該開發商透露,北京市特別強調了開發商不允許開盤搖號、不允許排卡、電商等行為、不允許現場銷售向客戶傳遞離婚提議;不允許捆綁精裝等。

上述人士透露,北京市此次整頓在過往都有強調,但這一次力度更大。“這次經常是多部門執法。比如建委和工商部門。另外,對於廣告法的執行力度也非常嚴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實地走訪了順義區商住樓盤。這些樓盤表現都非常謹慎,不再設置或開放樣板間和沙盤。不過,個別樓盤仍然表示可以“排卡”。甚至還暗示購房者可以“多排幾個號,增加選房位置靠前幾率”。

在現場走訪時,順義一家商住項目銷售員低聲對佯裝購房者的記者表示,“現在市場上便宜一些的新房大多數是50年的商住新房,但是幾乎都沒有樣板間可看了。因為查的嚴,商住是不允許做住房樣式的樣板間的。之前有項目有樣板間,但現在也不讓看了。”

記者走訪另外一家在建中的商住項目發現,該項目連正經的售樓處都沒有。“現在查的嚴,只有個臨時的售樓部,也沒有沙盤,也沒有樣板間能看。”銷售人員悄悄地表示。

行業痼疾需長效政策

事實上,多年來,房地産行業一直詬病頗多。開發商和仲介行業時常採取不規範的銷售行為來製造市場的恐慌,引起購房者的恐慌情緒。

比如,樓盤會採用“饑餓行銷”的方式,通過捂盤惜售、開盤搖號、集中選房等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製造“一房難求”的恐慌。

以某樓盤開盤為例。當天該樓盤僅推出200套房,但排號人數高達600人,房源被一搶而空。然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登錄當地交易管理網發現,該樓盤實際取證套數為666套。如果這些房源一次性全部公開,恐慌性搶房局面就會大大減弱。

另外,在推廣宣傳中,開發商會有意放大樓盤優勢,並在推廣和銷售説辭中進行誇張。這些虛假資訊會對購房者決策過程中造成一定程度誤導。而在銷售環節,開發商通過一系列排卡等行為,對猶豫的購房者進行逼定。而這些都不利於購房者做出理智決策。

張大偉認為,房地産整頓是必然之舉。房地産發展這麼多年,10萬億級別的市場此前的確有不少不規範的亂象。“房地産發展到新常態,調控政策已經基本都覆蓋,但是為什麼還是出現部分城市漲幅過快。這和房地産的不規範行為有很大關係。”

張大偉認為,房地産的不規範行為事實上放大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比如,仲介通過虛假房源誤導市場,吸引刺激房主與客戶,從而製造市場的恐慌情緒。開發商通過捂盤惜售製造恐慌等行為。

郭毅認為,多部門聯合執法對於市場規範很有幫助。她認為,市場調控監管應當制定一個長效的政策,更日常化,這樣更有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樓市整頓風暴來襲 直指仲介地産商售樓亂象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11-08 08:53:00
今年以來,伴隨著樓市上漲和調控,住建部等部門針對樓市銷售不規範行為開展了專項規範和整頓行動,從10月起,整頓行動更為嚴厲。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