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風口”上:房企轉型趟出“平凡之路”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5-07-03 07:54:00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之後,房地産業觸網的熱潮便愈發強烈。開發商紛紛投向網際網路的懷抱,這只是一時興起,還是大勢所趨?房企轉型是否已經迫在眉睫?《每日經濟新聞》房産研究小組精選已經在轉型路的上市房企,細解在網際網路+時代,房企該如何理解和實踐網際網路思維。

從去年開始,所有的傳統房地産企業都向網際網路“全面投降”。但這些企業究竟是以什麼方式觸網的呢?《每日經濟新聞》房地産研究小組發現,從各自的屬性和能力出發,大部分房企都選擇了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創意行銷”這條相對簡單的道路。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變化。從最早的攪局者小米,到如今風頭正勁的Uber,無不是以真正的“網際網路思維”打破了行業舊秩序,衝擊著傳統行業。直到李克強總理提出“網際網路+”戰略,這一波洶湧的變革潮席捲一切,用網際網路改造房地産業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

萬科王石説:淘汰你的不是網際網路,而是你不接受網際網路,最終被競爭對手所淘汰。

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不久前講,“房地産已經由容器時代變成了生活時代”,如何理解?

潤米諮詢董事長、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劉潤給出的答案是:通過技術的手段,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最終都是效率優勢,所有傳統企業都應從技術、商業模式、組織等角度思考怎樣提升自身的效率,一切基於資訊不對稱的行業都將被網際網路衝擊。

要確切形容房地産企業過去兩年從“黃金時代”遽然轉入低谷的過程,朴樹歌中的這幾句或許最為恰當,“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房地産行業的網際網路+“平凡之路”已經動身,然而,我們發現,時至今日,房地産商帶給圈內外的刻板印象,即利用概念創新和廣告炒作手法的慣性思維,在根本上仍未改變,原因在於,它們僅把“網際網路+”理解成一種“優秀的社會化媒體行銷”手段。

“網際網路+”概念:提供産品,橋接用戶

房企的“網際網路+”思維究竟是什麼,至今無人給出一個明晰的答案,有人説它是工具,有人説它是模式。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它讓傳統企業不寒而慄,並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改變著人們的觀念。

在逐步滲透了商業貿易、娛樂電影、餐飲出行等行業之後,網際網路開始朝重資産型的行業進軍。

但和其他行業相比,網際網路和房地産的結合卻顯得異常艱辛。業內認為,這主要源於高昂的試錯成本。房地産難以像電商那樣,可以進行標準化管理和物流運輸,其長期的高庫存現象使得開發商不得不把大把精力用在行銷層面,即以“銷”為核心。

但現在,這種觀念正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而發生著改變。業界公認的是,網際網路産品是為了貼合“人性化”的時代需求,運用科技手段,以藝術的氣質,把産品和服務做到極致。理解並悟透了這一點,神叨叨的“網際網路思維”才能走下神壇。

以共用經濟倡導者Uber為例,在沒有增加現有車輛的基礎上,實現了資源和需求的最大利用與契合,並通過補貼政策,使司機的每一單收入都至少是平常的兩倍,高峰期可以到3倍。

隨著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用戶發現,早晚高峰時叫車比原來容易了。用戶越多,司機接客也更容易,於是用戶和司機兩端的勢能橋接得以完成。

改變人們的習慣就這麼容易。通過動用市場化的經濟杠桿調節手段,在相應的遊戲規則下,讓司機不遺餘力地跑起來,這是平臺吸引用戶的根本,當用戶基數達到一個拐點,才有可能爆發更多因為大數據被挖掘而帶來的“核反應”。互聯時代的聚合效應的價值正體現於此。

而這,和房地産商進行産品創新和服務升級的想法不謀而合。當用戶形成了習慣,任務就基本完成了。畢竟,最終贏得消費者的還是産品本身。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網際網路+“風口”上:房企轉型趟出“平凡之路”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5-07-03 07:54:00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之後,房地産業觸網的熱潮便愈發強烈。開發商紛紛投向網際網路的懷抱,這只是一時興起,還是大勢所趨?房企轉型是否已經迫在眉睫?《每日經濟新聞》房産研究小組精選已經在轉型路的上市房企,細解在網際網路+時代,房企該如何理解和實踐網際網路思維。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