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3年3月23日,由首開LONG街主辦的“預見城市未來,共鑒首開LONG街”2023年媒體發佈會圓滿舉辦。首開LONG街即將迎來五一開街亮相,並將於6月30日盛大開業。
3月22日上午,中關村工業網際網路産業園項目二期開工動員大會在石景山正式啟動。這座投資達90億元、總建築面積達45萬平方米的産業園,迎來核心區二期正式開工建設的新進展。
目前,以CBD為代表的北京傳統核心商務區主要集中在長安街以北,並已發展到一定規模,新增高品質商務辦公空間有限。
1月5日,從豐台區兩會上獲悉,北京新國貿將落戶豐臺分鐘寺。今年豐台區將加快推進分鐘寺地區資源用地供應,推進分鐘寺新國貿項目建設,預計打造京城東南的新興商務地標1。
3月21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豐富的數據記錄了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新進展。統計公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9萬元,保持各省區市領先水準。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161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7%。
2023年3月17日,中國寫字樓産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九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成功舉辦,主題為"迭代與進化:商業辦公新勢力"。來自地産界、金融界、學術界專家和行業精英及新聞媒體超過800位嘉賓出席論壇,聚焦産業升級、城市更新、行銷渠道、數字經濟、運營管理、大宗交易六大核心議題,熱議商業地産産品力重塑的新路徑,探尋商業地産價值鏈重構的新模式,攜手商業地産新勢力共同推動行業新發展模式下的"迭代與進化"!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節生長。從空中俯瞰雄安新區啟動區,北京支援雄安建設的“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赫然矗立。它們是雄安新區啟動區第一批建設的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項目。
分鐘寺板塊呈現了“一軸一區”的城市發展格局。
3月15日,從北京市豐台區獲悉,已開工建設的麗澤城市航廈樞紐將於2025年12月底建成並具備投入運營條件。正式運營後,將可為乘客辦理值機手續和行李托運,乘客通過軌道交通到達大興國際機場僅需20多分鐘。航廈綜合交通樞紐包括航廈、交通接駁等功能,未來將實現5條地鐵線換乘。
今年,門頭溝區將至少新建70座5G基站。目前,站址確認工作已完成,預計3月中旬開工建設。今年底,門頭溝5G基站總數將接近600座。
織就快速網,暢通微迴圈。昌平未來科學城西區範圍內的二撥子橫一路(規劃橫一路)道路工程近日開工。未來科學城內還有約20條續建道路全面復工。
京西老煤礦變身首個能將火車開入酒店大堂的綜合性度假村,中國第一條地鐵線建設支線延伸到豐臺河西地區,黃城根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向更多區域佈局……這些都是今年本市將建設的重點工程。
沿著河邊漫步,在綠蔭下騎行,北京慢行交通吸引力日益增強。今天上午,筆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年,本市將繼續拓寬改造不滿足標準的非機動車道,開展朝陽望京街道等8個慢行示範街道試點,打通二環水系4處濱水步道中斷點,實現右安門至通惠河12公里濱水步道貫通。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緊密協同聯動,紮實有效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向更高水準。
打造山水城共融的活力街區。2月24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南邵組團)CP00-1002、1101、1201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21年-2035年)(街區層面)》獲得批復。《昌平新城東區控規》面向區域協同發展,提出打造京北體驗消費示範區的目標,同時將以中關村昌平園為依託,發展智慧創新産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營造優良的産業發展環境。
北京2月21日,2023年度北京市計劃安排建設用地供應總量3190至3630公頃,與2022年基本持平。北京繼續堅持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指標在中心城區的供應比例保持在20%左右,重點向城市副中心和多點地區傾斜。
“大公園裏的小鄰里”,4萬平方米中央公園、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務設施、全智慧綠色生態社區場景……記者近日探訪獲悉,北京經開區規劃建設北京首個百萬平方米規模的國際人才社區,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將率先提供304套專家公寓,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滿足國際人才歸屬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質複合型社區,推進經開區職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設304套專家公寓。
2月18日,邯鄲·中關村資訊谷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市中關村軟體園舉辦。當日,12家京津高科技企業簽約入駐邯鄲·中關村資訊谷創新中心。
北京2月15日,國家創新型城市監測評價報告發佈與專家諮詢會在京舉行,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分別發佈《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2》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結果顯示,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南京、杭州、廣州、武漢、西安、蘇州、長沙、合肥和青島。深圳連續四次排名第一,不過,南京、武漢、西安憑藉科教資源富集優勢進一步縮小了與深圳的差距。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